有范 >古诗 >次韵乐著作送酒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1

次韵乐著作送酒

宋代  苏轼  

少年多病怯杯觞,老去方知此味长。
万斛羁愁都似雪,一壶春酒若为汤。
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浊世纷纷肯下临,梦寻飞步五云深。
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玉佩音。

次韵乐著作送酒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韵乐著作送酒翻译及注释

《次韵乐著作送酒》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少年多病怯杯觞,
年轻时常因病而害怕饮酒,
老去方知此味长。
年老之后才懂得酒的滋味久长。

万斛羁愁都似雪,
千斤万斛的忧愁都如同积雪一般,
一壶春酒若为汤。
但要一壶春酒如汤饮用。

次韵乐著作天庆观,
以次韵与《乐府杂录》中的《天庆观》相和,
醮浊世纷纷肯下临。
祭祀浊世纷纷的人们肯定会参与其中。

梦寻飞步五云深,
追寻梦境飞步至五云之深,
无因上到通明殿。
却无缘登上通明殿。

只许微闻玉佩音。
只能微微听到玉佩的音响。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身经历和感悟为基础,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感慨。诗人在年轻时因病而对酒敬而远之,但到了年老之后才明白酒的滋味久长。诗中的“少年多病怯杯觞”和“老去方知此味长”呈现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经历的转变。

诗中还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世态炎凉。他用“万斛羁愁都似雪”来形容心中沉重的忧愁,同时通过“一壶春酒若为汤”的意象,表达了对于一份温暖和慰藉的渴望。

在第二部分,诗人以次韵与《乐府杂录》中的《天庆观》相和,表达了对于祭祀仪式的向往和对于纷纷浊世的思考。他希望能够参与祭祀活动,却无法登上通明殿,只能微微听到玉佩的音响,展现了对于高远理想的无奈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充满了苏轼的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对年轻与老去、病痛与滋味、羁愁与温暖的对比,展现了岁月流转中的人生感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很精彩。通过使用“杯觞”、“春酒”等意象,诗人将酒与人生经历相联系,表达了对于人生滋味的思考。同时,用“万斛羁愁都似雪”这样生动的比喻,将内心的忧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通过对于祭祀仪式和通明殿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于高远理想的向往和无奈。

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个人感悟和情感,又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时光的思考。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诗人才华和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力,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赏的宋代佳作。

次韵乐著作送酒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lè zhù zuò sòng jiǔ
次韵乐著作送酒

shào nián duō bìng qiè bēi shāng, lǎo qù fāng zhī cǐ wèi zhǎng.
少年多病怯杯觞,老去方知此味长。
wàn hú jī chóu dōu sì xuě, yī hú chūn jiǔ ruò wéi tāng.
万斛羁愁都似雪,一壶春酒若为汤。
cì yùn lè zhù zuò tiān qìng guān jiào zhuó shì fēn fēn kěn xià lín, mèng xún fēi bù wǔ yún shēn.
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浊世纷纷肯下临,梦寻飞步五云深。
wú yīn shàng dào tōng míng diàn, zhǐ xǔ wēi wén yù pèi yīn.
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玉佩音。


相关内容:

次韵乐著作野步

送俞节推(汝尚之子,汝尚字退翁)

过淮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

送孙著作赴考城兼寄钱醇老李邦直二君于孙处


相关热词搜索:次韵著作
热文观察...
  • 定惠颙师为余竹下开啸轩
    啼鴂催天明,喧喧相诋谯。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饮风蝉至洁,长吟不改调。食土蚓无肠,亦自终......
  •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散人出入无町畦,朝游湖北暮淮西。高安酒官虽未上,两脚垂欲穿尘泥。与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
  • 谢陈季常惠一揞巾
    夫子胸中万斛宽,此巾何事小团团。半升仅漉渊明酒,二寸才容子夏冠。好带黄金双得胜,可怜白苎一......
  •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
  • 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东坡数间屋,巢子与谁邻。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相对不言寒,哀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