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登海州楼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珪
2025-07-19

登海州楼

宋代  王珪  

城外沧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对城楼。
溪田雨足禾先熟,海树风高叶易秋。
疏傅里闾寻故老,秦皇车甲想东游。
客心不待伤千里,槛外风烟尽是愁。

登海州楼作者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登海州楼翻译及注释

《登海州楼》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登上海州楼后的景象和诗人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城外的沧溟日夜流动,城南的山直直对着城楼。
溪边田野雨水丰沛,禾苗比其他地方先熟。
海边的树叶在高风中轻易飘落,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我漫步在疏傅里闾,寻找着那些已逝的老友。
想象着秦皇帝的车甲,他曾远游东方的壮丽景色。
作为客人,我不再受伤于千里之遥,
但站在楼上,看着槛外的风云,心中满是忧愁。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城外的沧溟不断流动,山峦直对城楼,展示了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长久存在。禾苗比其他地方先熟,树叶易飘落,通过自然的变化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消逝。诗人在疏傅里闾寻找故友,想象着秦皇帝的征战,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诗的结尾以客人的身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定,但站在楼上,看着外面的风云,心中却充满了愁苦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世间变迁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登海州楼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hǎi zhōu lóu
登海州楼

chéng wài cāng míng rì yè liú, chéng nán shān zhí duì chéng lóu.
城外沧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对城楼。
xī tián yǔ zú hé xiān shú, hǎi shù fēng gāo yè yì qiū.
溪田雨足禾先熟,海树风高叶易秋。
shū fù lǐ lǘ xún gù lǎo, qín huáng chē jiǎ xiǎng dōng yóu.
疏傅里闾寻故老,秦皇车甲想东游。
kè xīn bù dài shāng qiān lǐ, kǎn wài fēng yān jìn shì chóu.
客心不待伤千里,槛外风烟尽是愁。


相关内容:

次胡则大赋雪韵

大飨明堂庆成诗

春日郊外

自述

长兴馆绝句


相关热词搜索:海州
热文观察...
  • 登悬瓠城感吴季子
    将军戈甲从天下,丞相旌旗匝地来。堪笑怒螳犹强臂,不知蛰户欲惊雷。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顾山东治......
  • 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四台御史之命二首
    寒露迎风一段冰,高标孤映宛之滨。人言飚击须鹰隼,我喜时清睹凤麟。儜看仙班朝北极,暂移星节照......
  • 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西台御史之命二首
    江上秋风吹绣衣,客槎西上渺天涯。得为李御平生愿,一识荆州是别时。柏署行分秦地月,棠阴好在召......
  • 恭和御制上元观灯
    云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镐京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风陋......
  • 和公仪上马
    太微星畔锁中台,五岁重叨第众材。桃李更饶当日盛,咏觞尤喜一春陪。赋成英俊无过漯,诗似神仙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