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过潼川之飞乌县见余干丞相题驿舍诗有感次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赵蕃
2025-07-20

过潼川之飞乌县见余干丞相题驿舍诗有感次韵

宋代  赵蕃  

道学元无伪,标名徒尔劳。
孤忠天不管,一死世尤高。
未洗边庭血,先焚董腹膏。
乱离元有自,附壁为三号。

过潼川之飞乌县见余干丞相题驿舍诗有感次韵作者简介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过潼川之飞乌县见余干丞相题驿舍诗有感次韵翻译及注释

《过潼川之飞乌县见余干丞相题驿舍诗有感次韵》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飞乌县上空潼川过,
看到丞相余干题诗处。
道学虽然没有真假之分,
但是名利只是徒劳无功。
孤身忠诚纵然上天也不理会,
一生堪死后世仍然赞扬。
未曾洗净边疆战斗中的鲜血,
先焚烧了胸中壮志和热腸。
乱世离乱纷纷扰扰中本就有原因,
在这壁上附着的三个号令。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道混乱的感慨和对忠诚的崇敬。作者通过描述自己飞越潼川,看到丞相余干在驿舍题诗的场景,抒发了对道学真伪的思考。诗中表达了道学虽然没有真假之分,但名利追求徒劳无功的观点,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即使忠诚的人在世时可能被忽视,但后世仍会高度赞扬他们。作者还描绘了乱世中的血腥战斗和壮志热腸的消失,以及附着在壁上的三个号令,暗示了乱世中的种种困扰和原因。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乱世和忠诚的思考,展示了他对道学和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作者将个体的经历与社会背景相结合,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中的对比和象征手法,如道学和名利的对比、洗净鲜血和焚烧壮志的对比,以及壁上的三个号令的象征意义,使得诗意更加深远。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传达了作者深切的感慨和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体命运和社会背景的描绘,以及对忠诚和乱世的思考,展示了赵蕃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诗词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它以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拨动了读者的心弦,使人对忠诚和真实的追求产生共鸣。

过潼川之飞乌县见余干丞相题驿舍诗有感次韵拼音读音参考

guò tóng chuān zhī fēi wū xiàn jiàn yú gān chéng xiàng tí yì shě shī yǒu gǎn cì yùn
过潼川之飞乌县见余干丞相题驿舍诗有感次韵

dào xué yuán wú wěi, biāo míng tú ěr láo.
道学元无伪,标名徒尔劳。
gū zhōng tiān bù guǎn, yī sǐ shì yóu gāo.
孤忠天不管,一死世尤高。
wèi xǐ biān tíng xuè, xiān fén dǒng fù gāo.
未洗边庭血,先焚董腹膏。
luàn lí yuán yǒu zì, fù bì wèi sān hào.
乱离元有自,附壁为三号。


相关内容:

过钦止

过邻家看菊乞之以归

过吉水问萧伯和兄弟云在县四十里之罗陂远不

过湖得便风舟甚驶

过丰城访甘叔异闻在曲江之矶头庵放舟过之棹


相关热词搜索:余干驿舍次韵
热文观察...
  • 过水南甚早
    夜雨晓仅止,前山云未收。陂田飞宿鹭,社木唤晴鸠。云里浮图级,滩边贾客舟。故知山可住,不觉利......
  • 过易简彦从
    雨从筍怒长,春雨阴暗成。关门有余暇,散帙不妨清。从仕亦何好,隐居无用名。悠然会心处,便欲寄......
  • 过西峰主人知出回访刘伯山不值云过黄永新也
    佛寺兴已尽,隐庐来不赊。隤基濒野水,瘦竹隐疏花。试挽添丁问,云过叔度家。清谈固难觅,渴肺颇......
  • 海监院惠二物戏答
    打粥泛邵州饼,候汤点上封茶。软语方炉活火,清游断岸飞花。...
  • 和答曹季永县尉用前韵见贻
    旱久疑成疠,梅枯未得开。怅然因有句,作者剩能来。风日宁渠贷,光阴觉我催。却愁看欲尽,忆著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