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韩康公挽词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1

韩康公挽词三首

宋代  苏轼  

再世忠清德,三朝翊赞勋。
功成不归国,就访敢忘君。
旧学严诗律,余威靖塞氛。
何当继韩奕,故吏总能文。

韩康公挽词三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韩康公挽词三首翻译及注释

《韩康公挽词三首》是苏轼在宋代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再世忠清德,
三朝翊赞勋。
功成不归国,
就访敢忘君。
旧学严诗律,
余威靖塞氛。
何当继韩奕,
故吏总能文。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为了表达对韩康公的赞美和思念而创作的。韩康公是一个忠诚、清廉、有德行的人,他在三朝任职并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尽管功成名就,韩康公并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而是远赴他国,这使苏轼感到惋惜和思念。诗中还提到了旧时学习的严格诗律,这些规范仍然能够净化社会氛围。最后,苏轼希望能有人能够继承韩康公的志业和才能,让国家的老百姓都能够有文化修养。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对韩康公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苏轼通过赞美韩康公的忠诚和品德,表达了自己对真正的贤臣的敬重。同时,他也对韩康公选择不回国的决定表示了遗憾和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的旧学严诗律以及余威靖塞氛,表明苏轼希望通过诗歌的力量来净化社会风气,让人们遵守道德规范。最后,苏轼呼吁有才能的人能够继承韩康公的事业,让国家的官员们都能够具备文化修养,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对韩康公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风气和官员素质的关注。这是一首既颂扬忠诚清廉的贤臣,又表达了对社会道德净化和官员文化修养的期望的诗词作品。

韩康公挽词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hán kāng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韩康公挽词三首

zài shì zhōng qīng dé, sān cháo yì zàn xūn.
再世忠清德,三朝翊赞勋。
gōng chéng bù guī guó, jiù fǎng gǎn wàng jūn.
功成不归国,就访敢忘君。
jiù xué yán shī lǜ, yú wēi jìng sāi fēn.
旧学严诗律,余威靖塞氛。
hé dāng jì hán yì, gù lì zǒng néng wén.
何当继韩奕,故吏总能文。


相关内容:

追和戊寅岁上元

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

和裴司空以诗请刑部白侍郎双鹤

雷州八首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岐亭五首
    昨日云阴重,东风融雪汁。远林草木暗,近舍烟火湿。下有隐君子,啸歌方自得。知我犯寒来,呼酒意......
  • 戎州
    乱山围古郡,市易带群蛮。庾岭春耕少,孤城夜漏闲。往时边有警,征马去无还。自顷方従化,年来亦......
  • 庄陵挽歌词三首
    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渐消。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佞幸威权薄,忠良宠锡饶。丘陵今一变,无复白......
  • 题李山人幽居
    襄阳南郭外,茅屋一书生。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画苔藤杖细,踏石笋鞋轻。应笑风尘客,区区逐......
  • 赠道士宜师(一作赠广宣师)
    自到王城得几年,巴童蜀马共随缘。两朝侍从当时贵,五字声名远处传。旧住红楼通内院,新承墨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