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红藤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9

红藤杖

唐代  白居易  

写鸟  抒情  孤独  

交亲过浐别,车马到江回。
唯有红藤杖,相随万里来。

红藤杖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红藤杖翻译及注释

《红藤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交亲过浐别,车马到江回。
唯有红藤杖,相随万里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亲友相聚并分别的场景。诗人在与亲友交往之后,乘坐车马来到江边,然后又返回原地。诗人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的红藤杖成为了诗人与亲友相伴的象征,它伴随诗人一起走过万里长途。

赏析:
《红藤杖》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对亲友的情感。诗人通过描述与亲友的交往和离别,表达了对亲友的深厚感情和思念之情。诗中的车马和江水等景物,营造了一种行程的氛围,同时也凸显了人际交往中的离合之感。

诗中的红藤杖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它成为了诗人与亲友相随的信物。红藤杖可能代表着友谊的纽带,它在万里长途中,象征着诗人与亲友之间坚定而持久的情感纽带。这一形象的运用,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感染力。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明确,通过描写交往和分别的场景,展示了人际情感的真挚和复杂。它以朴素的形式表达了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离合之感,引发读者对亲情友情的思考和共鸣。《红藤杖》是一首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的唐代诗词作品,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

红藤杖拼音读音参考

hóng téng zhàng
红藤杖

jiāo qīn guò chǎn bié, chē mǎ dào jiāng huí.
交亲过浐别,车马到江回。
wéi yǒu hóng téng zhàng, xiāng suí wàn lǐ lái.
唯有红藤杖,相随万里来。


相关内容:

新秋

寄李苏州,兼示杨琼

答友问

晏坐闲吟

与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兼简二林僧社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重向火
    火销灰复死,疏弃已经旬。岂是人情薄,其如天气春。风寒忽再起,手冷重相亲。却就红炉坐,心如逢......
  • 凉夜有怀(自此后诗并未应举时作)
    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
  • 莫走柳条词送别
    南陌伤心别,东风满把春。莫欺杨柳弱,劝酒胜于人。...
  • 寄王秘书
    霜菊花萎日,风梧叶碎时。怪来秋思苦,缘咏秘书诗。...
  • 晚亭逐凉
    送客出门后,移床下砌初。趁凉行绕竹,引睡卧看书。老更为官拙,慵多向事疏。松窗倚藤杖,人道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