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黄鹤楼前日欲低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明代诗人李梦阳
2025-07-19

黄鹤楼前日欲低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夏口夜泊别友人  
朝代:明代  
作者:李梦阳  
字数:7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古诗内容】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
孤舟夜泊东游客,恨杀长江不向西。

黄鹤楼前日欲低翻译及注释

《夏口夜泊别友人》是明代李梦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夏口夜晚泊船离别友人的情景,通过描写黄鹤楼、汉阳城和长江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愤懑和对长江东流不归西的无奈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黄鹤楼前日欲低,
汉阳城树乱乌啼。
孤舟夜泊东游客,
恨杀长江不向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凄凉的夜晚和悲愤的离别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分析:

1. "黄鹤楼前日欲低":黄鹤楼是楚国名胜,位于长江之滨,这句诗描绘了黄鹤楼前夕阳西下,似乎要沉下去的景象。这种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临近。

2. "汉阳城树乱乌啼":汉阳是指长江南岸的一个地方,这句诗描绘了汉阳城内的树木和乌鸦的混乱,乌鸦的啼叫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这里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忧伤和不舍之情。

3. "孤舟夜泊东游客":孤舟指的是作者所乘坐的船只,夜晚停泊在东方的游客。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离开故乡,踏上东方旅程的心情。孤舟的寂寥和夜晚的孤独增添了一种离别的凄凉感。

4. "恨杀长江不向西":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懑和无奈之情。长江象征着故乡和归乡之路,作者表达了对长江东流不归西的遗憾和无法挽回的离别。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口夜泊别友人的场景和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示了明代人在离别时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凄凉的景象和深情的表达,这首诗词传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友人的眷恋,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的体验。

黄鹤楼前日欲低拼音读音参考

xià kǒu yè pō bié yǒu rén
夏口夜泊别友人

huáng hè lóu qián rì yù dī, hàn yáng chéng shù luàn wū tí.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
gū zhōu yè pō dōng yóu kè, hèn shā cháng jiāng bù xiàng xī.
孤舟夜泊东游客,恨杀长江不向西。


相关内容:

五峰双剑生秋烟

明朝伐鼓凌浩荡

美酒大肉吹笙竽

何况土官妻妾俱

此辈可使亦可虞


相关热词搜索:黄鹤楼前日欲低
热文观察...
  • 汉阳城树乱乌啼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孤舟夜泊东游客,恨杀长江不向西。...
  • 恨杀长江不向西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孤舟夜泊东游客,恨杀长江不向西。...
  • 孤舟夜泊东游客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孤舟夜泊东游客,恨杀长江不向西。...
  • 瀑布半天上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 飞响落人间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