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岐下闻杜鹃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吴融
2025-07-21

岐下闻杜鹃

唐代  吴融  

化去蛮乡北,飞来渭水西。
为多亡国恨,不忍故山啼。
怨已惊秦凤,灵应识汉鸡。
数声烟漠漠,馀思草萋萋。
楼迥波无际,林昏日又低。
如何不肠断,家近五云溪。

岐下闻杜鹃作者简介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岐下闻杜鹃翻译及注释

《岐下闻杜鹃》是唐代吴融创作的一首诗词,具体内容是化去蛮乡北,飞来渭水西。为多亡国恨,不忍故山啼。怨已惊秦凤,灵应识汉鸡。数声烟漠漠,馀思草萋萋。楼迥波无际,林昏日又低。如何不肠断,家近五云溪。

中文译文:
离开蛮乡的北方,飞到了渭水的西边。
多少国家的亡国之恨,让杜鹃不忍在故山啼鸣。
悲愤已经惊动了秦凤,灵魂能够辨识出汉鸡的呼喊。
几声杜鹃的啼鸣,犹如烟雾迷蒙,余思绵延不止如茂密的草丛。
楼台高耸,波光无边,树林昏暗,太阳又渐渐西沉。
如何不让人肠断?我的家就在五云溪附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杜鹃的鸣叫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国家历史的思念和忧伤之情。诗中提到的蛮乡、渭水、秦凤、汉鸡等地名和动植物象征着诗人所处的时空背景。蛮乡北方指的是西南边疆地区,代表着荒凉和边疆的辛苦;渭水和五云溪则是鄂西腹地的两条河流,是诗人离乡背井的地方,给人一种离别之情。诗中的杜鹃代表着对家乡和国家的思念,杜鹃的啼鸣不忍在故山啼,象征着诗人对故国历史的痛心和怀念。整首诗语气悲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国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命运的无奈和忧虑。诗中的景物描写以及情感抒发相得益彰,给人一种深情厚意、悲愤交加的感觉。

岐下闻杜鹃拼音读音参考

qí xià wén dù juān
岐下闻杜鹃

huà qù mán xiāng běi, fēi lái wèi shuǐ xī.
化去蛮乡北,飞来渭水西。
wèi duō wáng guó hèn, bù rěn gù shān tí.
为多亡国恨,不忍故山啼。
yuàn yǐ jīng qín fèng, líng yìng shí hàn jī.
怨已惊秦凤,灵应识汉鸡。
shù shēng yān mò mò, yú sī cǎo qī qī.
数声烟漠漠,馀思草萋萋。
lóu jiǒng bō wú jì, lín hūn rì yòu dī.
楼迥波无际,林昏日又低。
rú hé bù cháng duàn, jiā jìn wǔ yún xī.
如何不肠断,家近五云溪。


相关内容:

江行

闲居有作

闻李翰林游池上有寄

厌花落

晚岸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忆街西所居
    衡门一别梦难稀,人欲归时不得归。长忆去年寒食夜,杏花零落雨霏霏。...
  • 天鉴
    何劳谄笑学趋时,务实清修胜用机。猛虎十年摇尾立,苍鹰一旦醒心飞。神依正道终潜卫,天鉴衷肠竞......
  • 醮词
    犬咬天关闭,彩童呼仙吏。一封红篆书,为奏尘寰事。八极鳌柱倾,四溟龙鬣沸。长庚冷有芒,文曲淡......
  • 寒食夜(一作深夜,一作夜深)
    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一种愁。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无伴倚南楼。...
  • 浙东筵上有寄
    襄王席上一神仙,眼色相当语不传。见了又休真似梦,坐来虽近远于天。陇禽有意犹能说,江月无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