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吴兴秋思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陈陶
字数:7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古诗内容】
不是苕溪厌看月,天涯有程云树凉。
何意汀洲剩风雨,白蘋今日似潇湘。
日夕鲲鱼梦南国,苕阳水高迷渡头。
故山秋风忆归去,白云又被王孙留。
苕阳水高迷渡头翻译及注释
诗词《吴兴秋思二首》是唐代诗人陈陶创作的作品。
中文译文如下:
不是苕溪厌看月,
天涯有程云树凉。
何意汀洲剩风雨,
白蘋今日似潇湘。
日夕鲲鱼梦南国,
苕阳水高迷渡头。
故山秋风忆归去,
白云又被王孙留。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诗中,诗人用“苕溪”、“天涯”、“故山”等词语来代表他离开的家乡。他说不是因为苕溪让他厌烦了看月亮,而是因为他离开了苕溪,天涯远程之处,才感到云树的凉意。
诗人提到“汀洲”,指的是离家很远的地方。他感叹,为什么他还只能在汀洲独自面对风雨,而不能回到故乡享受风雨的宁静。他用“白蘋”来形容自己当下的心境,它今天的样子仿佛又回到了故乡的潇湘之地,激发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诗人接着表达了他对南国的向往,想象自己成为一条鲲鱼,梦想着回到南方的国土。他坐在苕阳水边,追逐着高涨的水势,犹如迷失在渡口之外。秋风吹拂着故山,诗人回忆起归去的时光,想起了原本安详的白云,却依然被王孙留在了家乡。
这首诗词寄托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乡和家乡风土人情的怀念和向往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通过对南国的向往,传达了对远离家乡而又渴望归去的情感。整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思和对故乡的依恋之情,给人以深刻的诗意与共鸣。
苕阳水高迷渡头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