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卫雄下第归同州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07-21

送卫雄下第归同州

唐代  李端  

不才先上第,词客却空还。
边地行人少,平芜尽日闲。
一蝉陂树里,众火陇云间。
羡汝归茅屋,书窗见远山。

送卫雄下第归同州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送卫雄下第归同州翻译及注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卫雄下第归同州

不才先上第,词客却空还。
边地行人少,平芜尽日闲。
一蝉陂树里,众火陇云间。
羡汝归茅屋,书窗见远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端写给卫雄的送别诗。卫雄在考试中得到了高中的名次,不才的李端却还在空等。这里的“不才”指的是作者自己。词客是指具有才华的作家,指的是卫雄自己。诗中描述了边地行人稀少、平静的农田,但杂乱的蝉鸣声和烟雾却给这个环境带来了生气。最后,作者羡慕卫雄能返回他的茅屋,在书窗之间可以眺望远山。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羡慕之情,作者虽然是先上第的,但却没有能够享受到卫雄一样的成就。诗中平静的农田形成了与忙碌世界的对比。而蝉鸣声和烟雾则象征着生活的喧嚣和繁忙,与农田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卫雄回到自己的茅屋的羡慕之情,这里茅屋和远山象征着宁静和宽广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环境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卫雄成就和清静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平凡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送卫雄下第归同州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èi xióng xià dì guī tóng zhōu
送卫雄下第归同州

bù cái xiān shàng dì, cí kè què kōng hái.
不才先上第,词客却空还。
biān dì xíng rén shǎo, píng wú jǐn rì xián.
边地行人少,平芜尽日闲。
yī chán bēi shù lǐ, zhòng huǒ lǒng yún jiān.
一蝉陂树里,众火陇云间。
xiàn rǔ guī máo wū, shū chuāng jiàn yuǎn shān.
羡汝归茅屋,书窗见远山。


相关内容:

送夏中丞赴宁国任

送袁稠游江南

送张淑归觐叔父

送郭参军赴绛州

晚次巴陵


相关热词搜索:卫雄下
热文观察...
  • 送单少府赴扶风
    少年趋盛府,颜色比花枝。范匄非童子,杨修岂小儿。叨陪丈人行,常恐阿戎欺。此去云霄近,看君逸......
  • 送新城戴叔伦明府
    遥想隋堤路,春天楚国情。白云当海断,青草隔淮生。雁起斜还直,潮回远复平。莱芜不可到,一醉送......
  • 送雍丘任少府
    丛车饯才子,路走许东偏。远水同春色,繁花胜雪天。鸟行侵楚邑,树影向殷田。莫学生乡思,梅真正......
  • 送司空文明归江上旧居
    野菊有黄花,送君千里还。鸿来燕又去,离别惜容颜。流水通归梦,行云失故关。江风正摇落,宋玉莫......
  • 寄王密卿
    酒乐今年少,僧期近日频。买山多为竹,卜宅不缘贫。志业归初地,文章寄此身。嵇康虽有病,犹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