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师道
2025-07-20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

宋代  陈师道  

宇定心清面发丹,下床投杖觉轻安。
此身已许壶丘子,他日争寻靖长官。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翻译及注释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陪伴姚先生返回宜山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姚先生的赞美和对他未来的期望。

诗词中的“宇定心清面发丹,下床投杖觉轻安”描绘了姚先生清心寡欲的内心世界。他的心境宛如宇宙般广阔而安定,面容红润如丹。他从床上起身,拿起拐杖,感到轻松自在,体现了他纯朴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词中提到“此身已许壶丘子,他日争寻靖长官”。这表明姚先生已经许下承诺,要去壶丘拜访壶丘子,并在将来追寻官职。这句话体现了姚先生的追求和奋斗精神,他希望以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争取成为一位杰出的官员。

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敬佩之情,表达了对姚先生品德和才华的称赞。诗人陈师道通过描绘姚先生内心的宁静和追求,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人格形象。同时,诗词中透露出对清廉官员的向往和对高尚道德的赞美,这也是宋代文人士子追求的理想。

这首诗词既描绘了姚先生的个人品质和内心世界,又表达了对他未来事业的期待。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文字,诗人成功地将对姚先生的赞美与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崇高情怀和追求。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áo xiān shēng guī yí shān sān shǒu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

yǔ dìng xīn qīng miàn fā dān, xià chuáng tóu zhàng jué qīng ān.
宇定心清面发丹,下床投杖觉轻安。
cǐ shēn yǐ xǔ hú qiū zi, tā rì zhēng xún jìng zhǎng guān.
此身已许壶丘子,他日争寻靖长官。


相关内容: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

秋怀四首

秋怀四首

秋怀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宜山先生
热文观察...
  • 徐僊书三首
    蓬壶仙子补天手,笔妙诗清万世功。肯学黄家元佑脚,信知人厄匪天穷。...
  • 徐僊书三首
    诗成已作客儿语,笔下还为鲁直书。岂是神仙未贤圣,不随时事向人疏。...
  • 徐僊书三首
    金华牧羊小家子,西真攘桃何代儿。诗著海山书落爪,向来那免世人疑。...
  • 雁二首
    来往违寒暑,飞鸣在稻粱。未知溟海大,不肯过衡阳。...
  • 雁二首
    截水无留影,哀空有断群。翅开先作字,行断不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