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洒沧波耗,征输泽国贫。
婴罗矜示子,连策借能臣。
拜手觚棱晓,浮舟狼汤春。
东南待苏意,别酒莫逡巡。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翻译及注释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熬洒沧波耗,
征输泽国贫。
婴罗矜示子,
连策借能臣。
拜手觚棱晓,
浮舟狼汤春。
东南待苏意,
别酒莫逡巡。
中文译文:
艰苦奔波在茫茫的江淮河波中,
为了国家的贫困地区运输物资。
司马光自豪地展示他的才能,
连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策。
清晨,他恭敬地举起酒杯,
在漂浮的船上,迎接春天的到来。
他期待着东南方向的苏州,
不要犹豫,畅饮美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司马光送别朱职方的场景,同时表达了对朱职方在江淮运监工作中的辛勤付出的赞赏和祝福。
诗中的第一句描述了朱职方在江淮河波中辛苦奔波的情景,强调了他为了国家的贫困地区运输物资所做的努力。第二句则表达了司马光对朱职方的赞赏,称他为能臣,并称赞他连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策。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司马光在清晨举起酒杯的情景,象征着他对朱职方的祝福和美好的期望。浮舟狼汤春的描写则展示了春天的美好景色,给人以希望和喜悦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司马光对朱职方前程的期待,他期待着朱职方在东南方向的苏州有更好的发展。诗人鼓励朱职方不要犹豫,畅饮美酒,表示对他未来的成功的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情感表达,表达了对朱职方的赞赏和祝福,同时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对未来的期待。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