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宿杜曲花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0

宿杜曲花下

唐代  白居易  

觅得花千树,携来酒一壶。
懒归兼拟宿,未醉岂劳扶。
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篮舆为卧舍,漆盝是行厨。
斑竹盛茶柜,红泥罨饭炉。
眼前无所阙,身外更何须。
小面琵琶婢,苍头觱篥奴。
从君饱富贵,曾作此游无。

宿杜曲花下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宿杜曲花下翻译及注释

《宿杜曲花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杜曲花下留宿,发现了千树花朵,携来一壶酒。
懒散地决定过夜,未醉怎能劳神。
只是可惜春天将过去,不必担忧日渐暮。
篮舆作为卧室,漆盆成为厨房。
斑竹盛茶的柜子,红泥罨饭的炉子。
眼前无所缺少,身外还需要什么。
小面、琵琶的使女,苍头、觱篥的奴仆。
曾经享受过君王的富贵,如今又重回过去的游乐。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杜曲花下宿留的情景。诗人发现了花朵的美丽,带来了一壶酒,决定懒散地过夜,不愿劳神。他感叹春天即将过去,不必担忧时间的流逝。诗人描述了宿处的陈设,篮舆作为卧室,漆盆作为厨房,斑竹柜盛茶,红泥炉烹饭。诗人觉得眼前已经没有缺少的东西,他不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满足自己。诗中还出现了小面、琵琶的使女,苍头、觱篥的奴仆,暗指过去曾经享受过君王的富贵,如今又重回过去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宿处的自在舒适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随意态度。诗人将自己的宿处描述得十分细致,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他不愿过多操劳,享受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超脱与对自由自在的向往。描绘使女、奴仆等形象,更加突出了诗人过去的荣华富贵与如今的自由自在。整首诗词意境恬静宜人,给人一种放松、闲适的感觉。通过描绘物品和人物形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宿杜曲花下拼音读音参考

sù dù qū huā xià
宿杜曲花下

mì dé huā qiān shù, xié lái jiǔ yī hú.
觅得花千树,携来酒一壶。
lǎn guī jiān nǐ sù, wèi zuì qǐ láo fú.
懒归兼拟宿,未醉岂劳扶。
dàn xī chūn jiāng wǎn, níng chóu rì jiàn bū.
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lán yú wèi wò shě, qī lù shì xíng chú.
篮舆为卧舍,漆盝是行厨。
bān zhú shèng chá guì, hóng ní yǎn fàn lú.
斑竹盛茶柜,红泥罨饭炉。
yǎn qián wú suǒ quē, shēn wài gèng hé xū.
眼前无所阙,身外更何须。
xiǎo miàn pí pá bì, cāng tóu bì lì nú.
小面琵琶婢,苍头觱篥奴。
cóng jūn bǎo fù guì, céng zuò cǐ yóu wú.
从君饱富贵,曾作此游无。


相关内容:

卧疾

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

京路

和刘郎中伤鄂姬

河南王尹初到,以诗代书先问之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答苏庶子月夜闻家僮奏乐见赠
    墙西明月水东亭,一曲霓裳按小伶。不敢邀君无别意,弦生管涩未堪听。...
  • 喜钱左丞再除华州,以诗伸贺
    左辖辍中台,门东委上才。彤襜经宿到,绛帐及春开。民望恳难夺,天心慈易回。那知不隔岁,重借寇......
  • 偶咏
    御热蕉衣健,扶羸竹杖轻。诵经凭槛立,散药绕廊行。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身闲当将息,病亦有......
  • 勉闲游
    天时人事常多故,一岁春能几处游。不是尘埃便风雨,若非疾病即悲忧。贫穷心苦多无兴,富贵身忙不......
  • 对镜
    三分鬓发二分丝,晓镜秋容相对时。去作忙官应太老,退为闲叟未全迟。静中得味何须道,稳处安身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