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文 >宿天台桐柏观(唐·孟浩然)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诗意和翻译_诗人
2025-07-20

宿天台桐柏观(唐·孟浩然)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古诗文 宿天台桐柏观(唐·孟浩然)
释义
宿天台桐柏观(唐·孟浩然)
  押皓韵  
引用典故:沧洲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一作穷)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愿言解缨绂(一作络),从此去(一作无)烦恼。
高步凌四明(一作壁),玄踪得三老。
纷吾远游意,学(一作乐)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评注
① 天台:天台山,唐属台州,今浙江天台县北,佛教胜地。陶弘景《真话》:“山有 八重,四面如一,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桐柏观建于唐景云二年(711年)。
② 沧洲趣:滨水之地曰沧洲,古人常用以指隐士之居。沧洲趣意指隐逸生活。赤城:山名,浙江天台县北六里,登天台山必经此山,因土色皆赤,状似云霞而得名。
③ 络:一作“绂”。
④ 四明:山名,天台山余脉。踪:一作“纵”。二老:指老子和老莱子,原作“三老”。
⑤ 三山:指方丈、蓬莱、瀛洲三座海上神山,因形如壶器,亦称三壶。


相关内容:

宿大足寺(宋·周行己)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宿天台万年寺(宋·陈知柔)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宿大龙山寺赠海上人(宋·洪适)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宿大麻田舍(明·欧大任)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唐·崔曙)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相关热词搜索:宿天台桐柏观唐孟浩然古诗文诗歌诗词美文古诗文辞典
热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