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太常引 斡克庄杜德常寓所二松可爱,醉中赋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许有壬
2025-07-19

太常引 斡克庄杜德常寓所二松可爱,醉中赋

元代  许有壬  

太常引  

二松如盖偃中庭。
向朱夏、作秋声。
摇影动疏棂。
掩映得、苔痕转青。
西清博士,西台御史,相对又双清。
咫尺到蓬瀛。
休认作、蓝田县丞。

太常引 斡克庄杜德常寓所二松可爱,醉中赋作者简介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太常引 斡克庄杜德常寓所二松可爱,醉中赋翻译及注释

《太常引 斡克庄杜德常寓所二松可爱,醉中赋》是元代许有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常引 斡克庄杜德常寓所二松可爱,醉中赋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许有壬居住的地方,其中有两棵美丽的松树。在醉酒之间,他写下了这首赋诗,描绘了松树在庭院中摇曳的景象,并以此来寄托自己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居住的地方,通过描绘庭院中的两棵松树,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松树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具有坚韧、不屈和长寿的象征意义。诗中的松树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摇影动疏棂,掩映其中,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松树上的苔痕转青,显现出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延续。

诗词中提到了太常和斡克庄,这是作者许有壬的居住地点。太常是指太常寺,是元代设立的一个官署,主要负责祭祀和宗教事务。斡克庄则是许有壬的寓所名称。诗中还提到了向朱夏、作秋声,这是在形容松树摇曳时所发出的声音。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松树和其周围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以自然景物为素材,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清雅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太常引 斡克庄杜德常寓所二松可爱,醉中赋拼音读音参考

tài cháng yǐn wò kè zhuāng dù dé cháng yù suǒ èr sōng kě ài, zuì zhōng fù
太常引 斡克庄杜德常寓所二松可爱,醉中赋

èr sōng rú gài yǎn zhōng tíng.
二松如盖偃中庭。
xiàng zhū xià zuò qiū shēng.
向朱夏、作秋声。
yáo yǐng dòng shū líng.
摇影动疏棂。
yǎn yìng dé tái hén zhuǎn qīng.
掩映得、苔痕转青。
xī qīng bó shì, xī tái yù shǐ, xiāng duì yòu shuāng qīng.
西清博士,西台御史,相对又双清。
zhǐ chǐ dào péng yíng.
咫尺到蓬瀛。
xiū rèn zuò lán tián xiàn chéng.
休认作、蓝田县丞。


相关内容:

水龙吟 游三台

木兰花慢 次韵薛寿夫见寄

木兰花慢 次韵马廷彦山居

木兰花慢 至大戊申八月二十五日,同疏仙万

木兰花慢 和杜德常中秋韵


相关热词搜索:太常杜德寓所可爱
热文观察...
  • 太常引 登楼观柳
    云消春气恰和柔。先到柳梢头。数日不登楼。笑青眼、窥人尚羞。清明近也,老夫耄矣,其忍负吹游。......
  • 太常引 再用旧韵,寄紫清
    诗成春草梦池塘。相忆托玄香。常记饮仙房。笑一举、曾蒙十觞。百年行止,几番离合,吾老且吾乡。......
  • 忆秦娥 和希孟张中丞韵
    山人笑。人间不识山间妙。山间妙。岚光浮动,半江残照。移文莫待山英校。烟霞曾结三生好。三生好......
  • 鹊桥仙 寿可聪山平章
    胶身名爵。醉心糟粕。正可束之高阁。庙堂谁信是行窝,更高似、尧夫一着。胸中磅礴。眼前寥廓。与......
  • 绿头鸭 为牧庵寿
    论斯文,世谁方驾韩欧。渺翩翩、旧家人物,一峰玉立高秋。走蒲轮、銮坡再至,照藜杖、石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