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闻琴馆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许棠
2025-07-20

题闻琴馆

唐代  许棠  

城非宓贱邑,馆亦号闻琴。
乃是前贤意,常留化俗心。
代公存绿绮,谁更寄清音。
此迹应无改,寥寥毕古今。

题闻琴馆翻译及注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

题闻琴馆
城非宓贱邑,
馆亦号闻琴。
乃是前贤意,
常留化俗心。
代公存绿绮,
谁更寄清音。
此迹应无改,
寥寥毕古今。

城非宓贱邑,
馆亦号闻琴。
乃是前贤意,
常留化俗心。
代公存绿绮,
谁更寄清音。
此迹应无改,
寥寥毕古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许棠所作,题目为《题闻琴馆》。诗中描述了一个名为闻琴的馆堂,表达了许棠对乐音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渴望。

首先,诗中提到的“宓贱邑”指的是某个城市,而“馆”即为闻琴馆的别称。这两处形象的对应强调了乐音文化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诗人表达了这座馆堂的特殊意义。它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消遣,更是体现前贤的意愿,一直将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乐音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感染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得到净化和愉悦。这里的“化俗心”表明乐音文化对于社会和人们心灵的影响力。

然后,诗中提到代公可能指的是乐府吟诵的代表人物。他将继续保留着绿色的绶带,将清脆的音乐寄托其中。绿绮代表了高雅的乐音,清音则代表了音乐的美妙和纯净。这两个形象让人想象到了这座馆堂内弹奏着优美的乐曲,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诗中的结句“此迹应无改,寥寥毕古今”表达了对这座馆堂的肯定和祝愿。这里的“此迹”指的是这座馆堂所代表的乐音文化传承。无论古今,乐音的美妙和价值永远不会改变。诗人对于文化传统的重视和对乐音文化的致敬在这句诗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乐音文化的重视和传承的希望。通过描绘馆堂的特殊意义和它所代表的乐音,诗人向读者传递了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对美的追求。整首诗庄重而典雅,给人以美好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题闻琴馆拼音读音参考

tí wén qín guǎn
题闻琴馆

chéng fēi mì jiàn yì, guǎn yì hào wén qín.
城非宓贱邑,馆亦号闻琴。
nǎi shì qián xián yì, cháng liú huà sú xīn.
乃是前贤意,常留化俗心。
dài gōng cún lǜ qǐ, shuí gèng jì qīng yīn.
代公存绿绮,谁更寄清音。
cǐ jī yīng wú gǎi, liáo liáo bì gǔ jīn.
此迹应无改,寥寥毕古今。


相关内容: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罩

新岭临眺寄连总进士

瞽者叹

恨从军

太湖诗·雨中游包山精舍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送人宰浦城
    东南犹阻寇,梨岭更谁登。作宰应无俸,归船必有僧。滩平眠獭石,烧断饮猿藤。岁尽校殊最,方当见......
  • 巴陵
    孤城向夕原,春入景初暄。绿树低官舍,青山在县门。楼台疑结蜃,枕席更闻猿。客路何曾定,栖迟欲......
  • 季夏逢朝客
    浐水桃李熟,杜曲芙蓉老。九天休沐归,腰玉垂杨道。避路回绮罗,迎风嘶騕褭。岂知山谷中,日日吹......
  •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海物竞骈罗,水怪争渗漉。狂蜃吐其气,千寻勃然蹙。一刷半天墨,架为欹......
  • 野步
    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路无人到迹,林有鹤遗毛。物外趣都别,尘中心枉劳。沿溪收堕果,坐石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