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挽何内翰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芾
2025-07-19

挽何内翰二首

宋代  吴芾  

场屋声名四海知,十年平步上丹声。
伏蒲议论高千古,视草文章妙一时。
雅望自应登辅弼,壮图仍欲济艰危。
谁知竟负经纶志,空使人怀殄瘁悲。

挽何内翰二首作者简介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挽何内翰二首翻译及注释

《挽何内翰二首》是宋代吴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何内翰二首

场屋声名四海知,
十年平步上丹声。
伏蒲议论高千古,
视草文章妙一时。

雅望自应登辅弼,
壮图仍欲济艰危。
谁知竟负经纶志,
空使人怀殄瘁悲。

【译文】
挽别何内翰(即何充,官至翰林学士)之二

他的声名传遍四海,
十年来稳步登上丹墀(指朝廷)。
他在蒲坐下讨论高深千古的学问,
他眺望着文采斐然的草书。

他的雅望应当升至辅佐君王的地位,
他仍然怀揣着实现艰难时局的壮志。
谁知道他最终背弃了治国之志,
只是让人们怀念他为国家而殚精竭虑的悲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吴芾挽词,表达了对已故朝廷重臣何充的悼念之情。诗中以反问、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何充生前的辉煌成就和无奈遭遇,以及诗人对其的敬佩和惋惜之情。

首联写道:“场屋声名四海知,十年平步上丹声。”“场屋”指朝廷,指何充在朝廷中的声名远播。他以十年平步的功夫,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升至高位。这两句表达了何充在官场上的辉煌成就和声名远播的事实。

接下来的两句写道:“伏蒲议论高千古,视草文章妙一时。”“伏蒲”指何充在蒲坐上与其他文人士子讨论学问。他在这些讨论中展现出高深博雅的学识,被后人称赞千古。而他所写的草书文章,虽然只有一时之妙,却也才华横溢。

下阕写道:“雅望自应登辅弼,壮图仍欲济艰危。”诗人认为何充应该登上辅佐君王的地位,继续为国家尽心尽力。他仍然怀揣着实现艰难时局的壮志,希望能够挽救国家的危局。

最后两句写道:“谁知竟负经纶志,空使人怀殄瘁悲。”然而,何充最终背弃了治国之志,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这让人们怀念他为国家而殚精竭虑的悲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何充的景仰和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人才的浪费。通过对何充的赞美和悼念,诗人反思了时局和人事的不幸,以及对真正能够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的渴望和期待。

挽何内翰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wǎn hé nèi hàn èr shǒu
挽何内翰二首

chǎng wū shēng míng sì hǎi zhī, shí nián píng bù shàng dān shēng.
场屋声名四海知,十年平步上丹声。
fú pú yì lùn gāo qiān gǔ, shì cǎo wén zhāng miào yī shí.
伏蒲议论高千古,视草文章妙一时。
yǎ wàng zì yīng dēng fǔ bì, zhuàng tú réng yù jì jiān wēi.
雅望自应登辅弼,壮图仍欲济艰危。
shéi zhī jìng fù jīng lún zhì, kōng shǐ rén huái tiǎn cuì bēi.
谁知竟负经纶志,空使人怀殄瘁悲。


相关内容:

送张甥归上饶

题臞庵

题碧云亭

送许守

送许守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何内翰
热文观察...
  • 挽何内翰二首
    老去交游半浅深,高山流水独知音。分携苦未经寒暑,转盼那知隔古今。联事尚怀时把酒,同朝犹记共......
  • 挽林绍伊二首
    早负经纶志,居然欲起家。持身惟孝友,告后尽忠嘉。位望隆青琐,文章在白麻。忍闻埋玉树,四海共......
  • 挽林绍伊二首
    三朝褒旧德,一代仰名儒。晚岁持荷橐,频年剖竹符。共期调鼎鼐,岂谓老江湖。身后知无憾,传家有......
  • 挽应伟节尊人
    归来闾里问高年,此日惟公五福全。三世儒科身及见,四经乡饮众推先。安时不恨青衫晚,适意还欣彩......
  • 挽钱省干
    高义由来擅月评,壮年锐志立功名。助平逆党谋先定,谩骂兇酋色不惊。赤帻蹉跎怜晚景,青云腾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