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游九锁山·神仙隐迹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景熙
2025-07-21

游九锁山·神仙隐迹

宋代  林景熙  

仙子浑无涉世劳。
屐痕一尺寄孤高。
几人失脚风波裹,可是云根立得牢。

游九锁山·神仙隐迹作者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游九锁山·神仙隐迹翻译及注释

《游九锁山·神仙隐迹》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仙子浑无涉世劳,
屐痕一尺寄孤高。
几人失脚风波裹,
可是云根立得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仙子的隐迹之旅。仙子身世超然,不受尘世的繁忙和劳累所困扰。她如履踏在寂静高远之处,一寸的屐痕代表着她寄托在孤高的境界。尽管有时在风波中会有一些人失足,但是她的仙境犹如云根般稳固,立得非常牢靠。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仙子的隐迹之旅,展示了她与尘世的距离和超然境界。首句“仙子浑无涉世劳”表达了仙子超然世俗,远离尘嚣的状态,她不受凡世的烦忧所困扰。接着,诗中出现了一寸的屐痕,寓意着她行走在高远的境界,寄托了她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诗的后两句“几人失脚风波裹,可是云根立得牢”表现了仙子的稳固和坚定。虽然有些人可能会因为风波而失足,但仙子的境界如同云根一般牢固,不会被外界的动荡所撼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仙子超然世俗、追求高远境界的意境。通过仙子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稳固坚定的追求,给人以宁静、超然和安抚的感觉。

游九锁山·神仙隐迹拼音读音参考

yóu jiǔ suǒ shān shén xiān yǐn jī
游九锁山·神仙隐迹

xiān zǐ hún wú shè shì láo.
仙子浑无涉世劳。
jī hén yī chǐ jì gū gāo.
屐痕一尺寄孤高。
jǐ rén shī jiǎo fēng bō guǒ, kě shì yún gēn lì dé láo.
几人失脚风波裹,可是云根立得牢。


相关内容:

游九锁山·入九锁山门

游九锁山·栖真洞

游九锁山·凤洞

久雨

萱草


相关热词搜索:神仙游九锁
热文观察...
  • 渔笛
    楚竹声何远,苍茫想钓舟。横当半逢月,吹破一江秋。落叶纷前浦,惊鸣过别洲。曲终枕蓑卧,无梦到......
  • 渔舍观梅
    冷云漠漠护篱阴,潇洒苔枝出竹林。影落寒矶和雪钓,香浮老瓦带春斟。几凭水驿传芳信,祗许沙鸥识......
  • 云间怀古
    薰风短棹水粼粼,老鹤疏林寂不闻。内史祠荒残碣雨,黄门书冷半堆云。猎肠斜日分桑坞,驰道秋深走......
  • 雨土
    丰凶不可问,疑入瘴乡春。高汉枯无润,刚风吹作尘。园林霜后色,樵牧雾中身。四望荒荒白,谁为洗......
  • 元日即事
    宿雾深城海日迟,十年冉冉镜中丝。江湖旧梦衣冠在,天地春风鼓角知。杜曲桑麻归已晚,尚平婚嫁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