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斑竹管笔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2

斑竹管笔

宋代  梅尧臣  

翠管江潭竹,斑斑红泪滋。
束毫何劲直,在橐许操持。
欲写湘灵怨,堪传虞舜辞。
蔚然君子器,安用俗人知。

斑竹管笔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斑竹管笔翻译及注释

《斑竹管笔》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支翠绿色的竹管笔,笔身斑斑红泪滋润。笔毛束得多么坚硬直挺,在橐许(古代书箱)中被慎重地保管着。作者想要用这支笔来写湘灵的怨恨,以及虞舜的离别辞章。这支笔具有高雅的气质,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理解它的价值,而世俗之人无法领悟。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支竹管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竹管笔象征着文人的才情和墨客的身份,它的翠绿色和红泪点缀,使其更加独特和美丽。笔毛的坚硬直挺,体现了作者对于作品的要求和追求完美的态度。同时,诗中提到了湘灵怨和虞舜辞,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倾慕。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通过对竹管笔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敬仰。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审美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

斑竹管笔拼音读音参考

bān zhú guǎn bǐ
斑竹管笔

cuì guǎn jiāng tán zhú, bān bān hóng lèi zī.
翠管江潭竹,斑斑红泪滋。
shù háo hé jìng zhí, zài tuó xǔ cāo chí.
束毫何劲直,在橐许操持。
yù xiě xiāng líng yuàn, kān chuán yú shùn cí.
欲写湘灵怨,堪传虞舜辞。
wèi rán jūn zǐ qì, ān yòng sú rén zhī.
蔚然君子器,安用俗人知。


相关内容:

八月十夜广文直闻永叔内当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酌别谢通微判官兼怀欧阳永叔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资政王侍郎南京留守


相关热词搜索:斑竹管笔
热文观察...
  • 悲书
    悲愁快於刀,内割肝肠痛。有在皆旧物,唯尔与此共。衣裳昔所制,箧笥忍更弄。朝夕拜空位,绘写恨......
  • 汴堤莺
    古堤多长榆,落荚鹅眼小。其下迅黄流,其上鸣黄鸟。安知舟中人,黑鬓日已少。千里归大梁,玉笙闻......
  • 别达观文鉴二大士
    云衲山中来,画桡江上发。何日到山中,山花应未歇。...
  • 病痈在告韩仲文赠乌贼觜生醅酱蛤蜊酱因笔戏
    我尝为吴客,家亦有吴婢。忽惊韩夫子,来遗越乡味。与官官不识,问侬侬不记。虽然苦病痈,饶吻未......
  • 泊橛涧观渡
    隔岸呼舟楫,临河立马牛。解鞍沙上憩,沉网渚间收。残日衔沙尾,孤帆落戍头。莫愁暄作雨,晚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