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卢纶
2025-07-27

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唐代  卢纶  

参差岩障东,云日晃龙宫。
石净非因雨,松凉不为风。
恋泉将鹤并,偷果与猿同。
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
莲花国何限,贝叶字无穷。
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

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作者简介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翻译及注释

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参差岩障东,
云日晃龙宫。
石净非因雨,
松凉不为风。

这首诗词写的是卢纶送李益端公回邠宁幕的场景。诗人描述了宝泉寺的景色,以及自然界的奇妙之处。

"参差岩障东,云日晃龙宫"表达了山岩嶙峋、参差不齐的景象,以及云彩在阳光下闪烁的样子,宛如龙宫。

"石净非因雨,松凉不为风"描绘了清澈的石头并非因为雨水洗净,松树的凉意也不是来自风吹。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出山水清幽的特点。

"恋泉将鹤并,偷果与猿同"表现了诗人倾心于泉水,与仙鹤一起欣赏,偷看猿猴摘取果实。这句诗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表达了诗人的心灵已经超脱尘俗,眼界虽然有尘埃的沾染,但内心的源泉已经通达。

"莲花国何限,贝叶字无穷"表达了莲花国的美丽无限,贝叶上的字无穷无尽。这句诗意呼应了宝泉寺的名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表明诗人希望李益端公早日登上麟阁,表示对他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山水之间的清幽与和谐,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祝愿。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美好的遐想。

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拼音读音参考

bǎo quán sì sòng lǐ yì duān gōng guī bīn níng mù
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cēn cī yán zhàng dōng, yún rì huǎng lóng gōng.
参差岩障东,云日晃龙宫。
shí jìng fēi yīn yǔ, sōng liáng bù wéi fēng.
石净非因雨,松凉不为风。
liàn quán jiāng hè bìng, tōu guǒ yǔ yuán tóng.
恋泉将鹤并,偷果与猿同。
yǎn jiè chén suī rǎn, xīn yuán bì yǐ tōng.
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
lián huā guó hé xiàn, bèi yè zì wú qióng.
莲花国何限,贝叶字无穷。
zǎo wǎn dēng lín gé, cí mén yù fù gōng.
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


相关内容:

送何召下第后归蜀

咸阳送房济侍御归太原幕(昔尝与济同游此邑)

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

送颜推官游银夏谒韩大夫

至德中赠内兄刘赞


相关热词搜索:宝泉端公李益
热文观察...
  • 宿定陵寺(寺在陵内)
    古塔荒台出禁墙,磬声初尽漏声长。云生紫殿幡花湿,月照青山松柏香。禅室夜闻风过竹,奠筵朝启露......
  • 送李缃
    旧国仍连五将营,儒衣何处谒公卿。波翻远水蒹葭动,路入寒村机杼鸣。嵇康书论多归兴,谢氏家风有......
  • 送彭开府往云中觐使君兄
    一门三代贵,非是主恩偏。破虏山铭在,承家剑艺全。夺旗貂帐侧,射虎雪林前。雁塞逢兄弟,云州发......
  • 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一作陈羽诗)
    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清风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
  • 送崔琦赴宣州幕
    五马临流待幕宾,羡君谈笑出风尘。身闲就养宁辞远,世难移家莫厌贫。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