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背负十柴归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唐代诗人柳逢
2025-07-19

背负十柴归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嘲染家  
朝代:唐代  
作者:柳逢  
字数:5  
平仄:平仄平平平  

【古诗内容】
紫绿终朝染,因何不识非。
莆田竹木贵,背负十柴归

背负十柴归翻译及注释

《嘲染家》是唐代柳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紫绿终朝染,因何不识非。
紫色和绿色的染料被用来染色,整天都在染,为什么没有认识到这是错误的。

莆田竹木贵,背负十柴归。
莆田产的竹木是昂贵的,却背负着十根柴禾归来。

这首诗词通过表现一位染工的困境来反映了社会现实。作者以嘲讽的口吻,讽刺了这位染工的愚昧和被动。他们整天都在染色,却不明白染色对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的负面影响。诗中的紫绿象征着富贵,而竹木则代表着贫困。诗中描述的染工背着柴禾归来的形象暗示着他们辛苦的工作和贫困的境遇。

整首诗以嘲讽揭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染工们的被动境遇。通过反转对比,作者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贫困阶层的同情。他在嘲笑染工的同时,也在通过揭示他们的困境来控诉社会的不公和不公正的分配。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和对弱者的同情,体现出了柳逢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

背负十柴归拼音读音参考

cháo rǎn jiā
嘲染家

zǐ lǜ zhōng cháo rǎn, yīn hé bù shí fēi.
紫绿终朝染,因何不识非。
pú tián zhú mù guì, bēi fù shí chái guī.
莆田竹木贵,背负十柴归。


相关内容:

因何不识非

莆田竹木贵

一朝白雨中

蚁子竞来拖

紫绿终朝染


相关热词搜索:背负十柴归
热文观察...
  • 惯向溪边折柳杨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 无端触忤王衙押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 因循行客到州漳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 不得今朝看饮乡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 红粉腮边泪两行
    绿罗裙下标三棒,红粉腮边泪两行。叉手向前咨大使,这回不敢恼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