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别萱桂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8

别萱桂

唐代  白居易  

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
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
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别萱桂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别萱桂翻译及注释

《别萱桂》是唐代文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使君竟不住,
萱桂徒栽种。
桂有留人名,
萱无忘忧用。
不如江畔月,
步步来相送。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诗人以萱和桂作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感伤之情。使君最终还是离开了,而诗人只能孤独地种植着萱和桂。桂树上留有人的名字,而萱却没有忘却忧伤的功用。诗人认为与其留恋桂树上的名字,不如与江畔的明月一起,步步相送。

赏析:
《别萱桂》通过对萱和桂的比喻,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萱和桂分别象征了诗人与离别对象之间的情感。桂树上留有名字,可能是离别对象的名字,而萱却无法消除诗人的忧伤。诗人认为桂树上的名字并不比萱更能让他忘记忧伤,因此他选择与江畔的明月一起,步步相送,表达了对离别对象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情的离别之情,通过对花木的象征运用,使诗词更富有意象和感情色彩。这首诗词展示了唐代文人白居易细腻而深邃的感情表达能力,同时也体现了离别和思念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别萱桂拼音读音参考

bié xuān guì
别萱桂

shǐ jūn jìng bú zhù, xuān guì tú zāi zhòng.
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
guì yǒu liú rén míng, xuān wú wàng yōu yòng.
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
bù rú jiāng pàn yuè, bù bù lái xiāng sòng.
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相关内容:

闭关

代郡斋神答乐天

食饱

将之饶州,江浦夜泊

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山枇杷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泼血。往年乘传过青山,正值山花好时节。压枝凝艳已全开,映叶香苞才半裂。紧......
  • 崔徽歌
    崔徽本不是娼家,教歌按舞娼家长。使君知有不自由,坐在头时立在掌。有客有客名丘夏,善写仪容得......
  • 晚望
    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 题赠郑秘书征君石沟溪隐居
    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蒲轮入翠微,迎下天......
  • 冀城北原作
    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风吹黄埃起,落日驱征车。何代此开国,封疆百里馀。古今不相待,朝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