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不食姑(一作赠山中女道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籍
2025-07-18

不食姑(一作赠山中女道士)

唐代  张籍  

写景  怀古  伤今  

几年山里住,已作绿毛身。
护气常稀语,存思自见神。
养龟同不食,留药任生尘。
要问西王母,仙中第几人。

不食姑(一作赠山中女道士)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不食姑(一作赠山中女道士)翻译及注释

《不食姑(一作赠山中女道士)》是唐代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几年山里住,已作绿毛身。
护气常稀语,存思自见神。
养龟同不食,留药任生尘。
要问西王母,仙中第几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在山中遇见一位女道士,并对她产生了赞叹和好奇。诗人住在山中已有多年,他看到女道士已经修炼得到一身翠绿的长发。女道士保护自己的气息,常常沉默寡言,但她内心的思考却显现出超凡的智慧。她与诗人一样养着一只龟,但她与龟一样不食人间食物,而是依靠仙丹滋养身体。女道士的修行之路让人感到神秘而令人钦佩。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女道士的好奇,他想问西王母,这位女道士在仙境中排第几位。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山中女道士的生活和修行方式,展现了她超凡脱俗的形象和令人敬畏的修行成果。诗中的“绿毛身”形容女道士的长发翠绿如草木一般,显示出她与自然的融合。女道士保持沉默,但她的内心世界却展现出超越尘世的智慧和灵性,体现了修行者内在的超脱和追求。她与龟共同修行,不食凡尘之物,选择以仙丹滋养身体,体现了她超凡的境界和对纯洁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中的西王母是道家信仰中的仙界至尊,诗人想请教她女道士在仙境中的地位,透露出诗人对女道士的敬重和对仙境之秘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山中女道士的景仰之情以及对仙境之秘的好奇。通过描写女道士的修行方式和生活态度,诗人展现了一种追求超脱尘世、追求灵性境界的理想形象。整首诗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同时也引发了对道家修行和仙境之谜的思考。

不食姑(一作赠山中女道士)拼音读音参考

bù shí gū yī zuò zèng shān zhōng nǚ dào shì
不食姑(一作赠山中女道士)

jǐ nián shān lǐ zhù, yǐ zuò lǜ máo shēn.
几年山里住,已作绿毛身。
hù qì cháng xī yǔ, cún sī zì jiàn shén.
护气常稀语,存思自见神。
yǎng guī tóng bù shí, liú yào rèn shēng chén.
养龟同不食,留药任生尘。
yào wèn xī wáng mǔ, xiān zhōng dì jǐ rén.
要问西王母,仙中第几人。


相关内容:

送远使

思江南旧游

送越客

送宫人入道

赠辟谷者


相关热词搜索:山中道士
热文观察...
  • 送流人
    独向长城北,黄云暗塞天。流名属边将,旧业作公田。拥雪添军垒,收冰当井泉。知君住应老,须记别......
  • 宿临江驿(一作宿江上,一作宿溪中驿)
    楚驿南渡口,夜深来客稀。月明见潮上,江静觉鸥飞。旅宿今已远,此行殊未归。离家久无信,又听捣......
  • 送蛮客
    借问炎州客,天南几日行。江连恶谿路,山绕夜郎城。柳叶瘴云湿,桂丛蛮鸟声。知君却回日,记得海......
  • 襄国别友
    晓色荒城下,相看秋草时。独游无定计,不欲道来期。别处去家远,愁中驱马迟。归人渡烟水,遥映野......
  • 送远客
    南原相送处,秋水草还生。同作忆乡客,如今分路行。因谁寄归信,渐远问前程。明日重阳节,无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