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采桑女二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周
2025-07-25

采桑女二首

唐代  王周  

写景  

渡水采桑归,蚕老催上机。
扎扎得盈尺,轻素何人衣。
采桑知蚕饥,投梭惜夜迟。
谁夸罗绮丛,新画学月眉。

采桑女二首作者简介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采桑女二首翻译及注释

《采桑女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周的作品。该诗描述了一个采桑女采完桑叶渡过河回到家中,见到自家的蚕催促着上机。蚕的催促声也渐渐响起,让人感觉到春日的生机。诗人写出了女子采桑的辛勤劳作、蚕丝的重要性以及春天的美好。

这首诗词可以译为:

渡过河水采摘桑叶回家,
蚕催促着上机的声音催人。
细细一斤的蚕丝,
穿在身上如此轻薄。

采摘桑叶的人知道蚕饥饿,
穿梭的机器开始耽误夜晚。
有谁夸奖过那罗裙和丝绸团,
新的技艺学习画月形眉。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采桑女的劳作和与蚕的互动,展现了唐代女性的勤劳和温柔。诗人运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对女性的劳作给予了赞美。他借此来表达对春天和生命力的讴歌,同时也描绘了女性在农村劳动中承担的艰辛。蚕丝是古代重要的丝织品原料,诗人通过表达对蚕丝价值的认识,表达了对劳动的敬意。诗中还出现了独特的“画月眉”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女性的美丽和艺术性。整首诗既展示了采桑女的生活场景,又表达了对女性努力与辛勤的赞美,是一首体现人与自然、劳动与生活的和谐共生关系的诗作。

采桑女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ǎi sāng nǚ èr shǒu
采桑女二首

dù shuǐ cǎi sāng guī, cán lǎo cuī shàng jī.
渡水采桑归,蚕老催上机。
zhā zhā dé yíng chǐ, qīng sù hé rén yī.
扎扎得盈尺,轻素何人衣。
cǎi sāng zhī cán jī, tóu suō xī yè chí.
采桑知蚕饥,投梭惜夜迟。
shuí kuā luó qǐ cóng, xīn huà xué yuè méi.
谁夸罗绮丛,新画学月眉。


相关内容:

溪居叟

七言嚵语联句

送江西周尚书赴滑台

送人游南越

凤归云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萤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
  • 秋日早行
    上马萧萧襟袖凉,路穿禾黍绕宫墙。半山残月露华冷,一岸野风莲萼香。烟外驿楼红隐隐,渚边云树暗......
  • 霞
    拂拂生残晖,层层如裂绯。天风剪成片,疑作仙人衣。...
  • 七言重联句
    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 ——颜真卿不是中情深惠好,谁能千里远经过。 ——颜真卿诗书......
  • 秋夜宿淮口
    露白草犹青,淮舟倚岸停。风帆几处客,天地两河星。树静禽眠草,沙寒鹿过汀。明朝谁结伴,直去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