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采桑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晏几道
2025-07-19

采桑子

宋代  晏几道  

采桑子  

高吟烂醉淮西月,诗酒相留。
明日归舟。
碧藕花中醉过秋。
文姬赠别双团扇,自写银钩。
散尽离愁。
携得清风出画楼。

采桑子作者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采桑子翻译及注释

《采桑子》是宋代文学家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吟烂醉淮西月,诗酒相留。
明日归舟。
碧藕花中醉过秋。
文姬赠别双团扇,自写银钩。
散尽离愁。
携得清风出画楼。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离别的情感为主题。诗人晏几道在淮西地区高声吟唱,陶醉在明亮的月光中,与友人共享诗歌和美酒。他暗示明天将返回自己的船只,意味着他即将离开。在芦苇丛中,他醉倒在碧藕花的花丛中,度过了整个秋天。诗人送别的时候,他的爱人文姬赠送了他一对团扇,并亲自写下了一幅银钩图案。他们共同消散了离别的忧愁。最后,诗人带着清风离开了这座画楼。

赏析:
《采桑子》以离别为主题,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诗酒欢聚和与爱人的别离情景。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凭借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离别时的忧愁和不舍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高吟烂醉淮西月”来形容自己陶醉在明亮的月光中,展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接着,他提到明天要归舟,暗示着离别的不可避免。在第三句中,诗人描述自己在芦苇丛中醉倒,将整个秋天都醉过了,展示了他对离别的消极情绪和无奈。

随后,诗人提到爱人文姬赠送的双团扇,这是一种象征性的礼物,代表着两人之间的深情厚意。文姬亲自写下银钩图案,表达了她对诗人的深情厚意和离别的不舍之情。最后一句中的“散尽离愁”表明两人通过团扇和银钩的交流,消散了离别的忧愁,彼此安慰和鼓励。

整首诗以诗人的离别和别离情感为主线,通过描绘诗人的陶醉和消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之情。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给人以深深的感慨和思考,展示了晏几道的诗词才华和对情感的敏锐洞察力。

采桑子拼音读音参考

cǎi sāng zǐ
采桑子

gāo yín làn zuì huái xī yuè, shī jiǔ xiāng liú.
高吟烂醉淮西月,诗酒相留。
míng rì guī zhōu.
明日归舟。
bì ǒu huā zhōng zuì guò qiū.
碧藕花中醉过秋。
wén jī zèng bié shuāng tuán shàn, zì xiě yín gōu.
文姬赠别双团扇,自写银钩。
sàn jìn lí chóu.
散尽离愁。
xié dé qīng fēng chū huà lóu.
携得清风出画楼。


相关内容:

卜算子

朝中措

水调歌头(次韵陆务观陪太守方务德登多景楼)

鹤冲天

渔家傲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西江月
    月,小舟坐水眠空。雾窗春色翠如葱。睡起云涛正拥。往事回头笑处,此生弹指声中。玉笺佳句敏惊鸿......
  • 武陵春(茶)
    画烛笼纱红影乱,门外紫骝嘶。分破云团月影亏。雪浪皱清漪。捧碗纤纤春笋瘦,乳雾泛冰瓷。两袖清......
  • 南歌子(湖州作)
    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小园幽榭枕苹汀。门外月华如水、彩舟横。苕岸霜花尽,江湖雪阵平。两山......
  • 望江南
    西源好,冬日雪中松。携手石坛承爱景,静观天地入清宫。恰似大茅峰。襟袂冷,琴里意浓浓。吹月洞......
  • 汉宫春(元宵十四夜作,是日立春)
    暖律初回。又烧灯市井,卖酒楼台。谁将星移万点,月满千街。轻车细马,隘通衢、蹴起香埃。今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