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残花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偓
2025-07-25

残花

唐代  韩偓  

馀霞残雪几多在,蔫香冶态犹无穷。
黄昏月下惆怅白,清明雨后寥梢红。
树底草齐千片净,墙头风急数枝空。
西园此日伤心处,一曲高歌水向东。

残花作者简介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残花翻译及注释

《残花》

馀霞残雪几多在,
蔫香冶态犹无穷。
黄昏月下惆怅白,
清明雨后寥梢红。
树底草齐千片净,
墙头风急数枝空。
西园此日伤心处,
一曲高歌水向东。

中文译文:

余晖中残留的霞光和雪片还有多少,
残破的花朵依然充满妩媚的姿态。
黄昏时分,月光下的忧伤洁白明亮,
清晨雨后,残梢上的花瓣孤零红艳。
树底下的草片整齐如千片净雪,
墙头风紧吹拂着几枝空梢。
在此时此地,西园中令人伤心之处,
唱起一曲高歌向东流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残花为意象,表达了时光流逝、美好事物的消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以余晖、蔫香、黄昏月、清明雨、树底草、墙头风和西园等景物,通过描绘残留和凋零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的感伤和对美好流逝的遗憾之情。

诗中的“馀霞残雪几多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恍如回望过去,见证了时间的消逝和事物的凋零。蔫香冶态犹无穷则形容了花朵残破却依然保留着一份妩媚和美丽。黄昏月下惆怅白和清明雨后寥梢红则通过月光和雨水的渲染,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诗中的树底草齐千片净和墙头风急数枝空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事物的变幻无常。诗的最后一句“西园此日伤心处,一曲高歌水向东”,以西园为寓意之地,表达了诗人在西园中感受时光流逝和事物凋零的伤感之情,并以高歌向东的形式,寄托了诗人的心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回忆。

整首诗以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语言描绘了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表达了对时光和事物流逝的感慨和遗憾之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思考。

残花拼音读音参考

cán huā
残花

yú xiá cán xuě jǐ duō zài, niān xiāng yě tài yóu wú qióng.
馀霞残雪几多在,蔫香冶态犹无穷。
huáng hūn yuè xià chóu chàng bái,
黄昏月下惆怅白,
qīng míng yǔ hòu liáo shāo hóng.
清明雨后寥梢红。
shù dǐ cǎo qí qiān piàn jìng, qiáng tóu fēng jí shù zhī kōng.
树底草齐千片净,墙头风急数枝空。
xī yuán cǐ rì shāng xīn chù, yī qǔ gāo gē shuǐ xiàng dōng.
西园此日伤心处,一曲高歌水向东。


相关内容:

追咏棠梨花十韵

中庭

赠易卜崔江处士(袁州)

又和

御制春游长句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阌乡寓居十首·山禽
    碧嶂为家烟外栖,衔红啄翠入芳蹊。可能知我心无定,频袅花枝拂面啼。...
  • 新雁
    湘浦波春始北归,玉关摇落又南飞。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晖。紫阁高翻云幂幂,灞川低渡雨......
  • 永明禅师房
    景色方妍媚,寻真出近郊。宝香炉上爇,金磬佛前敲。蔓草棱山径,晴云拂树梢。支公禅寂处,时有鹤......
  • 余自刑部员外郎为时权所挤值盘石出镇藩屏…长句寄所知
    正叨清级忽从戎,况与燕台事不同。开口谩劳矜道在,抚膺唯合哭途穷。操心未省趋浮俗,点额尤惭自......
  • 日高
    朦胧犹记管弦声,噤z9馀寒酒半醒。春暮日高帘半卷,落花和雨满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