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草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元量
2025-07-17

草堂

宋代  汪元量  

白发遨游梓阆间,中原戎马未平安。
粗饭浊醪常欠缺,老妻稚子半饥寒。
扁舟出峡风涛壮,短褐行湘天地宽。
侨寓耒阳牛酒饱,不知曾忆使君滩。

草堂作者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草堂翻译及注释

《草堂》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梓阆山间白发遨游的生活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中原地区仍然动荡不安的局势以及作者在困苦中的生活状况。

译文:
白发遨游梓阆间,
中原戎马未平安。
粗饭浊醪常欠缺,
老妻稚子半饥寒。

扁舟出峡风涛壮,
短褐行湘天地宽。
侨寓耒阳牛酒饱,
不知曾忆使君滩。

诗意:
《草堂》以生动的描写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生活境况和内心感受。诗中的"白发遨游梓阆间"表明了作者已经年老,但仍然在山间自由自在地游历。"中原戎马未平安"则暗示了中原地区还存在战乱和不安定的局势,使得作者不得不远离家园。诗中描绘的"粗饭浊醪常欠缺,老妻稚子半饥寒"表达了作者在流离失所的状态下,生活贫困的境遇。

诗中的"扁舟出峡风涛壮,短褐行湘天地宽"描绘了作者乘船穿越峡谷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和壮丽之美。最后两句"侨寓耒阳牛酒饱,不知曾忆使君滩"则表达了作者在他人的寄居地,通过享用美食和美酒,不禁怀念起故乡的美好时光。

赏析:
《草堂》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生活困境和内心情感,突出了宋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与自己生活中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诗中的"白发遨游"和"粗饭浊醪"等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坚守。

《草堂》通过对个人遭遇和社会背景的描绘,呈现了一幅忧国忧民、坚韧不拔的画面。诗中的情感真挚,给人以共鸣,同时也展现了汪元量才华横溢的写作功底。这首诗以其深刻的诗意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成为宋代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草堂拼音读音参考

cǎo táng
草堂

bái fà áo yóu zǐ láng jiān, zhōng yuán róng mǎ wèi píng ān.
白发遨游梓阆间,中原戎马未平安。
cū fàn zhuó láo cháng qiàn quē, lǎo qī zhì zǐ bàn jī hán.
粗饭浊醪常欠缺,老妻稚子半饥寒。
piān zhōu chū xiá fēng tāo zhuàng, duǎn hè xíng xiāng tiān dì kuān.
扁舟出峡风涛壮,短褐行湘天地宽。
qiáo yù lěi yáng niú jiǔ bǎo, bù zhī céng yì shǐ jūn tān.
侨寓耒阳牛酒饱,不知曾忆使君滩。


相关内容: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四

暗香

草堂

月夜拟李陵诗传

月夜拟李陵诗传


相关热词搜索:草堂
热文观察...
  • 贾魏公府
    重门犹钉旧桃牌,惆怅行人去不回。万种好花环曲径,一泓流水绕香阶。高台已见胡羊走,乔木惟闻蜀......
  • 贾魏公府
    葛岭当年宰相家,游人不敢此行过。柳阴夹道莺成市,花影压阑蜂闹衙。六载襄阳围已解,三更鲁港事......
  • 贾魏公府
    湖边不见碾香车,断珥遗钿满路涂。门迳风轻飞野马,亭台火尽及池鱼。海棠花下生青杞,石竹丛边出......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七
    丝雨绵云五月寒,淮堧遗老笑儒冠。行军元帅来相探,折送驼峰炙一盘。...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五
    更阑炙烛绣檐遮,卸却金钿与翠花。心似乱丝眠不得,江楼中夜咽悲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