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逋
2025-07-24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代  林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恰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筯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和松色劝三巡。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作者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翻译及注释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云峰下两枪新,
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恰如湖上雪,
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
筯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
愿和松色劝三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越僧灵皎一起品茶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茶的品质、环境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茶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赏析:
首句“白云峰下两枪新”,描绘了茶叶的新鲜和绿意盎然的景象。接着,“腻绿长鲜谷雨春”,用谷雨时节的春天来形容茶的品质,表达了茶叶的鲜美和滋味的丰富。

下一句“静试恰如湖上雪”,通过对品茶时的宁静和细致的描写,将茶的品尝与湖上的雪相比,突出了茶的纯净和清雅。

“对尝兼忆剡中人”,表达了作者在品茶的同时,也怀念起了剡溪的朋友。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瓶悬金粉师应有,筯点琼花我自珍”,表达了作者对品茶器具的珍视和对茶的独特品味的追求。

最后两句“清话几时搔首后,愿和松色劝三巡”,表达了作者希望与越僧灵皎一起畅谈,共同品茶的愿望。其中,“松色”指的是茶的颜色,也象征着茶的品质。

整首诗词通过对茶的描绘和对友谊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拼音读音参考

cháng chá cì jì yuè sēng líng jiǎo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bái yún fēng xià liǎng qiāng xīn, nì lǜ zhǎng xiān gǔ yǔ chūn.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jìng shì qià rú hú shàng xuě, duì cháng jiān yì shàn zhōng rén.
静试恰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píng xuán jīn fěn shī yīng yǒu, zhù diǎn qióng huā wǒ zì zhēn.
瓶悬金粉师应有,筯点琼花我自珍。
qīng huà jǐ shí sāo shǒu hòu, yuàn hé sōng sè quàn sān xún.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和松色劝三巡。


相关内容:

采山石

病中

病中

新竹

追和彭城太尉夏月寄题湖上湛源大师房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池阳山店
    数家村店簇山旁,下马危桥已夕阳。惊鸟忽冲豀霭破,暗花闲堕堑风香。时间盘泊心犹恋,日后寻思兴......
  • 城中书事
    一门深掩得闲权,纯白遗风要独全。强接俗庸中反道,敢嫌贫病是欺天。围形古寺谙寻鹤,照藓秋廊擬......
  • 池上春日
    一池春水绿于苔,水上花枝竹间开。芳草得时依旧长,文禽无事等闲来。年颜近老空多感,风雅含情苦......
  • 孤山雪中写望
    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一径何人到,中林尽日看。远分樵载重,斜压苇丛乾。楼阁严城寺,疏钟动......
  • 出泉水驿
    晓城寒水共萧萧,湿碧吹青路一条。烟霭浓间出山驿,林萝深里过溪桥。闲情谩会吟兼画,隐事犹输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