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亿
2025-07-18

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

宋代  杨亿  

何年出蜀访南宗,深锁闲房翠藓重。
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
供吟一路高秋月,投宿斜阳远寺钟。
到日弥天清论罢,徧寻紫阁与圭峰。

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作者简介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杨亿在宋代创作的《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年出蜀访南宗,
深锁闲房翠藓重。
振锡忽闻游地肺,
题门兼得谒人龙。
供吟一路高秋月,
投宿斜阳远寺钟。
到日弥天清论罢,
徧寻紫阁与圭峰。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凤道人(即杨亿)何时离开成都,前往终南山拜访种徵君的经历。诗人离开蜀地已有多年,回到南宗,发现那座曾经幽静的房屋已被藓苔重重地覆盖着。在游历的途中,凤道人突然听到了地肺(指山脉的高峰)发出的钟声,这让他感到振奋。凤道人来到了种徵君的门前,题写了门匾,并有幸谒见了种徵君。凤道人一路上供奉吟咏高秋的明月,投宿在斜阳下的远方寺庙,听着远处的钟声。直到天色渐晚,他才离开,继续寻访紫阁和圭峰等名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凤道人游历的经历,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对文化名胜的向往。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和心境相结合,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和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敬仰。

诗中的"深锁闲房翠藓重"描绘了凤道人离开蜀地已久,归来时发现故居已被岁月所遗忘的情景。"振锡忽闻游地肺"表达了诗人听到山脉钟声时的激动心情,这里的"地肺"象征着高峰,而钟声则象征着山间的灵气。

诗人谒见种徵君,题写门匾,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名人的敬仰之情。"供吟一路高秋月"和"投宿斜阳远寺钟"描绘了凤道人在旅途中赏月和倚听寺庙钟声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和宗教信仰的融入与感悟。

诗的最后两句"到日弥天清论罢,徧寻紫阁与圭峰"表达了诗人游历的目的和愿望,他希望能够穷尽天地之美,寻找到更多的名胜古迹,继续追求文化和艺术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展示了杨亿对自然山水和古代文化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追求和境界的向往。

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拼音读音参考

chéng dū fèng dào rén yóu zhōng nán shān yè zhǒng zhēng jūn
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

hé nián chū shǔ fǎng nán zōng, shēn suǒ xián fáng cuì xiǎn zhòng.
何年出蜀访南宗,深锁闲房翠藓重。
zhèn xī hū wén yóu dì fèi, tí mén jiān dé yè rén lóng.
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
gōng yín yí lù gāo qiū yuè, tóu sù xié yáng yuǎn sì zhōng.
供吟一路高秋月,投宿斜阳远寺钟。
dào rì mí tiān qīng lùn bà, biàn xún zǐ gé yǔ guī fēng.
到日弥天清论罢,徧寻紫阁与圭峰。


相关内容:

赤日

陈太博知建州

别聰道人归缙云

别赋赏花一首

直夜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终南山道人成都
热文观察...
  • 初秋夜坐
    明河如练出城隅,朱火西流暑气徂。顾兔一轮浮月桂,流萤数点入烟芜。迢迢宫漏传银箭,淅淅天风下......
  • 此夕
    此夕秋风臘败荷,玉钩斜影转庭柯。鲛人泪有千珠迸,楚客愁添万斛多。锦里琴心谁涤器,石城桃叶自......
  • 次韵和盛博士寄赠李四寺丞因以述怀
    钱郎满腹貯精神,坐上诗成压倒人。相识祇從抛竹马,留欢长是脍金鳞。西园宴喜期清夜,曲水追随约......
  • 弟僓归乡
    客儿诗思掩春塘,杖策来观上国光。举白万钱酤酒饮,杀青千卷买书藏。梁园绿篠将欹雪,楚岸苍葭已......
  • 大理赵寺丞世长知益州华阳县
    帝选循良抚远民,由来百里应星辰。征车蜀道闻猿苦,祖帐西郊落叶频。莫为割鸡轻邑宰,应须叱驭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