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愁泪日沾衣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7-28

愁泪日沾衣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字数:5  
平仄:平仄仄平平  
分类:羁旅  写景  抒情  

【古诗内容】
久客厌江月,罢官思早归。
眼看春光老,羞见梨花飞。
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
因君报兵部,愁泪日沾衣

愁泪日沾衣翻译及注释

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

久客厌江月,罢官思早归。
眼看春光老,羞见梨花飞。
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
因君报兵部,愁泪日沾衣。

中文译文:

送绵州的李司马秩满了,回京府。因此,写了一封信给李兵部。

长期在外客居,已经厌倦了江月的美景,心中已经开始思念早日回家。眼看春光渐渐老去,自愧不如梨花翩翩飞舞。我居住在北山的小木屋,音信来往却很少,尤其是巴南地区更是少有音信传来。因为想要给你报告军务,愁苦的泪水就日日沾湿我的衣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给李兵部的一首诗,其中表达了诗人思乡的情感和对长期在外任官生活的厌倦之情。诗人在江边游历已久,已经对江月的美景厌倦,开始思念家乡的温暖。他看到春光逐渐老去,自愧不如梨花般娇媚,表达了他对时光的进行感到悲哀。诗人虽然在北山居住,但是与巴南的音信往来很少,让他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最后,诗人因为想要向李兵部报告军务的缘故,愁苦不堪,泪水时常湿透了衣袖。通过这首诗词,岑参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在官场纷争中的无奈和辛苦。在唐代的士人当中,思乡和忧国是常见的主题,这首诗也是其中的一例,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自省,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现状的反思。

愁泪日沾衣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mián zhōu lǐ sī mǎ zhì mǎn guī jīng, yīn chéng lǐ bīng bù
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

jiǔ kè yàn jiāng yuè, bà guān sī zǎo guī.
久客厌江月,罢官思早归。
yǎn kàn chūn guāng lǎo, xiū jiàn lí huā fēi.
眼看春光老,羞见梨花飞。
jiàn běi shān jū xiǎo, bā nán yīn xìn xī.
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
yīn jūn bào bīng bù, chóu lèi rì zhān yī.
因君报兵部,愁泪日沾衣。


相关内容:

因君报兵部

巴南音信稀

剑北山居小

羞见梨花飞

眼看春光老


相关热词搜索:愁泪日沾衣
热文观察...
  • 欲谒明光殿
    欲谒明光殿,先趋建礼门。仙郎去得意,亚相正承恩。竹里巴山道,花间汉水源。凭将两行泪,为访邵......
  • 先趋建礼门
    欲谒明光殿,先趋建礼门。仙郎去得意,亚相正承恩。竹里巴山道,花间汉水源。凭将两行泪,为访邵......
  • 先凭报亲友
    闻欲朝龙阙,应须拂豸冠。风霜随马去,炎暑为君寒。客泪题书落,乡愁对酒宽。先凭报亲友,后月到......
  • 后月到长安
    闻欲朝龙阙,应须拂豸冠。风霜随马去,炎暑为君寒。客泪题书落,乡愁对酒宽。先凭报亲友,后月到......
  • 元日谒明光
    羡他骢马郎,元日谒明光。立处闻天语,朝回惹御香。台寒柏树绿,江暖柳条黄。惜别津亭暮,挥戈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