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丑奴儿(木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纲
2025-07-25

丑奴儿(木犀)

宋代  李纲  

丑奴儿  

幽芳不为春光发,直待秋风。
直待秋风。
香比余花分外浓。
步摇金翠人如玉,吹动珑璁。
吹动珑璁。
恰似瑶台月下逢。

丑奴儿(木犀)作者简介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丑奴儿(木犀)翻译及注释

《丑奴儿(木犀)》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纲。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幽芳不为春光发,直待秋风。
直待秋风。香比余花分外浓。
步摇金翠人如玉,吹动珑璁。
吹动珑璁。恰似瑶台月下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木犀花的美丽和香气,以及它与其他花朵的比较。诗人表示,木犀花不追随春光而开放,而是等待秋风的到来。当秋风吹过时,木犀花的香气比其他花朵更加浓郁。诗人形容行人走过时,金色和翠绿的花叶随风摇曳,犹如玉人一般。这种景象,使人联想到在瑶台下月亮的光辉之下相遇。

赏析:
《丑奴儿(木犀)》这首诗词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木犀花的美感。诗人选择了秋天而非春天作为木犀花绽放的时节,这与大多数花朵的开放季节不同,突显了木犀花的独特性。木犀花的香气被形容为超越其他花朵的浓郁,强调了它的独特价值。

诗人通过描写行人走过时,花叶随风摇曳的景象,创造出一种优雅而动人的意境。金色和翠绿的花叶与玉人相比,使人感受到了花朵与人的联系,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的美感。

最后一句“恰似瑶台月下逢”则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将美丽的月夜与行人走过木犀花的景象相比拟,给人以唯美的联想。

总的来说,李纲的《丑奴儿(木犀)》通过对木犀花的描绘,以及与其他元素的对比和联想,创造了一幅细腻、优雅的意境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丑奴儿(木犀)拼音读音参考

chǒu nú ér mù xī
丑奴儿(木犀)

yōu fāng bù wéi chūn guāng fā, zhí dài qiū fēng.
幽芳不为春光发,直待秋风。
zhí dài qiū fēng.
直待秋风。
xiāng bǐ yú huā fèn wài nóng.
香比余花分外浓。
bù yáo jīn cuì rén rú yù, chuī dòng lóng cōng.
步摇金翠人如玉,吹动珑璁。
chuī dòng lóng cōng.
吹动珑璁。
qià sì yáo tái yuè xià féng.
恰似瑶台月下逢。


相关内容:

小重山

鹧鸪天

鹧鸪天

清平乐(上元)

卜算子(再和彦猷)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杏花天
    残春庭院东风晓。细雨打、鸳鸯寒峭。花尖望见秋千了。无路踏青斗草。人别后、碧云信杳。对好景、......
  • 水调歌头
    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冀望封侯一品,侥亻幸升仙三岛,不死解烧金......
  • 好事近
    秋意总关愁,那更与君轻别。从此共谁同醉,恨老来风月。遥知手板笑看云,江边醉时节。应为老人回......
  • 朝中措
    雨余庭院冷萧萧。帘幕度微飙。鸟语唤回残梦,春寒勒住花梢。无聊睡起,新愁黯黯,归路迢迢。又是......
  • 浣溪沙
    香雾空濛堕彩蟾。倾城催映出重帘。□□银烛夜厌厌。何物与侬供醉眼,半黄梅子带红盐。粉融香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