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酬郑毗踯躅咏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孟郊
2025-07-22

酬郑毗踯躅咏

唐代  孟郊  

不似人手致,岂关地势偏。
孤光袅馀翠,独影舞多妍。
迸火烧闲地,红星堕青天。
忽惊物表物,嘉客为留连。

酬郑毗踯躅咏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酬郑毗踯躅咏翻译及注释

《酬郑毗踯躅咏》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似人手致,
岂关地势偏。
孤光袅馀翠,
独影舞多妍。
迸火烧闲地,
红星堕青天。
忽惊物表物,
嘉客为留连。

诗意:
这首诗以郑毗踯躅(一种蝴蝶)为题材,表达了孟郊对自然界中一种美丽生物的赞美和思考。他认为这种蝴蝶并非是人为制作的,而是与地势无关。蝴蝶独自飞舞的姿态优美,它的光彩在蓝天绿地间显得格外鲜艳。有时火花在空地上燃烧,红色的星星似乎从蔚蓝的天空坠落。这些景象突然让人感到惊讶,宾客们也为之停留观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踯躅蝴蝶的美丽形态和它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表现。通过对蝴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的“不似人手致”一句,意味着蝴蝶的美丽不是人为制造的,而是自然界的杰作。蝴蝶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地飞舞,与地势无关,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孟郊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绘蝴蝶的形态和动作,如“孤光袅馀翠,独影舞多妍”。他用“孤光”形容蝴蝶宛如一束孤独的光芒,用“袅馀翠”形容它的姿态轻盈而婀娜,用“独影舞多妍”形容它独自舞动时的美丽姿态。这些词语描绘出了蝴蝶的优雅与美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的最后两句“忽惊物表物,嘉客为留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突然惊叹和欣赏。突然出现的美景吸引了客人的注意,让他们不禁停下来观赏。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蝴蝶的美丽和自然景观的魅力,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将自然界中的一瞬间美景凝固在诗词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酬郑毗踯躅咏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zhèng pí zhí zhú yǒng
酬郑毗踯躅咏

bù shì rén shǒu zhì, qǐ guān dì shì piān.
不似人手致,岂关地势偏。
gū guāng niǎo yú cuì, dú yǐng wǔ duō yán.
孤光袅馀翠,独影舞多妍。
bèng huǒ shāo xián dì, hóng xīng duò qīng tiān.
迸火烧闲地,红星堕青天。
hū jīng wù biǎo wù, jiā kè wèi liú lián.
忽惊物表物,嘉客为留连。


相关内容:

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

和蔷薇花歌

摇柳(一作采柳)

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谢李輈再到


相关热词搜索:踯躅
热文观察...
  • 品松
    追悲谢灵运,不得殊常封。纵然孔与颜,亦莫及此松。此松天格高,耸异千万重。抓拏巨灵手,擘裂少......
  • 井上枸杞架
    深锁银泉甃,高叶架云空。不与凡木并,自将仙盖同。影疏千点月,声细万条风。迸子邻沟外,飘香客......
  • 答李员外小榼味
    一拳芙蓉水,倾玉何泠泠。仙情夙已高,诗味今更馨。试啜月入骨,再衔愁尽醒。荷君道古诚,使我善......
  • 蚊
    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但将膏血求,岂觉性命轻。顾己宁自愧,饮人以偷生。愿为天下幮,一使夜......
  • 闻夜啼赠刘正元
    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