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除关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冠卿
2025-07-22

除关征

宋代  杨冠卿  

翠华忆昨临吴津,驾言直欲苏远民。
三尺土阶茅不剪,舜循尧道慈而俭。
姬公制国有常经,什一更除关市征。
男畊女织余布粟,却笑二吾犹不足。

除关征作者简介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除关征翻译及注释

《除关征》是宋代杨冠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华忆昨临吴津,
驾言直欲苏远民。
三尺土阶茅不剪,
舜循尧道慈而俭。

姬公制国有常经,
什一更除关市征。
男畊女织余布粟,
却笑二吾犹不足。

中文译文:
翠华回忆昨天来到吴津,
言辞直接力图唤醒遥远的百姓。
三尺高的土台上茅草并未修剪,
舜帝以尧的道义行事,慈爱而俭朴。

姬公治理国家遵循常规,
十分之一的负担减除关市的征收。
男子耕种,女子织布,余粮充足,
然而他们嘲笑我仍然不足。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诗词以翠华回忆昨天来到吴津为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对当下社会状况的关切。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通过直接的言辞唤起民众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现实的困境并寻求改变。

接下来,诗人以三尺高的土台上茅草未修剪为象征,描述了时下社会的陋习和浮躁风气,与舜帝追随尧的慈爱和俭朴的道德相对照。这种对过去人治时代的推崇,暗示了诗人对现代社会不平等和贪婪现象的不满。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姬公(指统治者)的治国之道,以及减轻关市征收负担的政策。男子耕种、女子织布,生活安稳,然而他们却嘲笑诗人仍然不满足于现状。这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社会的不公和对现实的不满,他希望唤起人们的意识,推动社会的改变。

整首诗词通过对过去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和希望,呼吁人们追求公平正义和俭朴的生活方式。该诗既具有社会批判的意味,又蕴含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示了杨冠卿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除关征拼音读音参考

chú guān zhēng
除关征

cuì huá yì zuó lín wú jīn, jià yán zhí yù sū yuǎn mín.
翠华忆昨临吴津,驾言直欲苏远民。
sān chǐ tǔ jiē máo bù jiǎn, shùn xún yáo dào cí ér jiǎn.
三尺土阶茅不剪,舜循尧道慈而俭。
jī gōng zhì guó yǒu cháng jīng, shén yī gēng chú guān shì zhēng.
姬公制国有常经,什一更除关市征。
nán gēng nǚ zhī yú bù sù, què xiào èr wú yóu bù zú.
男畊女织余布粟,却笑二吾犹不足。


相关内容:

与金陵傅漕余预乡荐时傅兄持文衡

悲秋

与金陵傅漕余预乡荐时傅兄持文衡

乙巳春次中隐先生韵

乙巳春次中隐先生韵


相关热词搜索:关征
热文观察...
  • 悲秋
    沄沄西江水,送我沙边舟。当时送行客,勉我无久留。晤言宛如昨,庭叶忽再秋。人生寸心违,何以消......
  • 别襄阳帅
    淮海棠阴已著行,却移小队入襄阳。江山尚带戎马气,斋合遽闻编简香。自昔声名满梁楚,向来为政压......
  • 从李使君假记室吏
    阿{上弥下女}呕心儿,佩囊有奚奴。杜陵短褐翁,抄诗听小胥。我生味风雅,古人思与俱。家无儋石储......
  • 次韵叶无咎栀子花
    楼石山前薝蔔花,品题从昔属诗家。君看五字齐梁句,句好当令屈宋衙。...
  • 冬半山间忽见桃花客云江梅已芳且约一笑花下
    缘云梯迳穿林麓,岁晚山寒风折木。司花为我发春妍,繁红几树惊愁目。有美人兮在空谷,似笑漫山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