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春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寇准
2025-07-17

春恨

宋代  寇准  

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
蜀魄不来春寂寞,楚魂吟夜月朦胧。

春恨作者简介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春恨翻译及注释

《春恨》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侵阶草色连朝雨,
满地梨花昨夜风。
蜀魄不来春寂寞,
楚魂吟夜月朦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伤之情。诗中通过描写雨水打湿了台阶上的青草,梨花在昨夜的风中散落一地,暗示着春天的凄凉景象。然而,蜀地的魂魄却没有归来,春天显得格外寂寞;楚地的魂魄在夜晚吟唱,月色朦胧,似乎也流露出凄凉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忧伤之情。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诗中表现出一种孤独无依的心境。蜀魄和楚魂的提及,更加增添了诗中的忧伤氛围,暗示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离别的痛苦。整首诗以风花雨月为意象,以抒发作者的情感,展示了寇准深沉内敛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呈现了一种深情而忧伤的意境,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无常和人事的离合。

这首诗的意境凄美,运用了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魂魄的意象,将作者内心的孤独、忧伤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寄托于自然景色和魂魄的抒情手法,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哲理和对生命的思考。

春恨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hèn
春恨

qīn jiē cǎo sè lián zhāo yǔ, mǎn dì lí huā zuó yè fēng.
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
shǔ pò bù lái chūn jì mò, chǔ hún yín yè yuè méng lóng.
蜀魄不来春寂寞,楚魂吟夜月朦胧。


相关内容:

辇下春望

赠魏野处士

应制赏花钓鱼

再到邺下有感

忆岐下小池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过新井慈光院留题海堂
    暄风花杂满栏香,尽日幽吟叹异常。翻笑牡丹虚得地,玉阶开落对君王。...
  • 赠惠政上人
    寥寥长日掩松关,白首忘机古寺间。香炉石房终晓讲,叶堆莎径忆秋山。澄泉心地清无染,野鹤精神老......
  • 巴东寒食
    春雨萧萧寒食天,远行犹在楚江边。人思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语断烟。薄宦未能酬壮节,良时空自感......
  • 赠僧
    重城须久住,尘事日全无。落叶惊秋信,思山展旧图。貌同仙鹤瘦,心似片云孤。念我浮名在,还将静......
  • 巴东书事
    乡思终日有,孤淡厌琴樽。众木侵山径,寒江逼县门。浪沉滩见脊,雨过壁生痕。憔悴悲兰蕙,因思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