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白
2025-07-17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唐代  李白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翻译及注释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中文译文】
红色绳带已留在尘埃中,
青山向佛神的饭筵谒问。
金绳展开觉醒的路,
宝船穿越迷失的河川。
岭上的树叶聚集成飞翔的拱,
岩石上的花朵覆盖山谷的泉水。
塔形标志着海上的月亮,
楼阁的姿态出现在江边的烟雾中。
芬芳的香气遍布三天之下,
钟声回荡在万壑之间。
莲花已经秋天结满珠宝,
苍松茂密覆盖初月的圆形。
鸟儿聚集,仿佛听见佛法的声音,
龙似乎守护着参禅的修行者。
惭愧不配作流水的曲调,
却得以加入伯牙的琴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描写为主,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和佛教文化之光的赞美之情。诗中以红色绳带、金绳、宝船等形象化的语言,将人们的心灵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赋予了自然景物以象征性和意义。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作者登山参拜佛神的场景,以朱绂遗尘和青山谒梵筵作为开篇,展示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美之情。接着,诗中描绘了金绳展开觉醒之路,宝船穿越迷失之川,表达了作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的坚定和执著。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山川之美的感动。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川之间的景色。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则将山水景物与佛教文化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庄严的氛围。

最后两句则以具体的意象,象征着作者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谦卑和敬畏之心。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中智慧和静心修行的向往。最后一句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谦虚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以山川之美和佛教文化为主题,通过丰富的形象描写和象征化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心灵的探索和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真理和美的追求之心。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rì guī shān, jì mèng hào rán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zhū fú yí chén jìng, qīng shān yè fàn yán.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jīn shéng kāi jué lù, bǎo fá dù mí chuān.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lǐng shù zǎn fēi gǒng, yán huā fù gǔ quán.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tǎ xíng biāo hǎi yuè, lóu shì chū jiāng yān.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xiāng qì sān tiān xià, zhōng shēng wàn hè lián.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hé qiū zhū yǐ mǎn, sōng mì gài chū yuán.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niǎo jù yí wén fǎ, lóng cān ruò hù chán.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kuì fēi liú shuǐ yùn, dāo rù bó yá xián.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相关内容:

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岐阳三首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送妻

立春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偶题
    甘罗昔作秦丞相,子政曾为汉辇郎。千载更逢王侍读,当时还道有文章。...
  • 咏三良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生时亮同体,死没宁......
  • 咏竹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 武陵春
    小院无人帘半卷,独自倚阑时。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玉人近日书来少,应是怨来迟。梦里长......
  •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