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籍
2025-07-17

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

唐代  张籍  

又见帝城里,东风天气和。
官闲人事少,年长道情多。
紫掖发章句,青闱更咏歌。
谁知余寂寞,终日断经过。

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翻译及注释

《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又见帝城里,
东风天气和。
官闲人事少,
年长道情多。
紫掖发章句,
青闱更咏歌。
谁知余寂寞,
终日断经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来到李舍人的府邸,看到两省(指齐、楚两个州)的官员一起唱和,诗人由此引发了对自己在官场上的寂寞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春日的情景揭示了诗人的心境,展现了他对当时的社会和自己境遇的思考。诗人看到京城里东风吹拂,天气宜人,但官场却寂寞无聊,人际关系少,与此同时,年纪渐长的诗人更加对人情世故、官场的虚幻有所领悟。他提到紫掖和青闱,分别指皇宫和科举考试的场所,表示官员们用自己的才能和文学来取悦朝廷,但诗人自己却在尘世中默默无闻,断绝了经过。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并对官场的虚浮和功利进行了思考。整首诗简洁明了,文字平实流畅,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绘,充分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反思。

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rì lǐ shè rén zhái jiàn liǎng shěng zhū gōng chàng hè, yīn shū qíng jí shì
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

yòu jiàn dì chéng lǐ, dōng fēng tiān qì hé.
又见帝城里,东风天气和。
guān xián rén shì shǎo, nián zhǎng dào qíng duō.
官闲人事少,年长道情多。
zǐ yē fā zhāng jù, qīng wéi gèng yǒng gē.
紫掖发章句,青闱更咏歌。
shéi zhī yú jì mò, zhōng rì duàn jīng guò.
谁知余寂寞,终日断经过。


相关内容:

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

石鼓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上士泉瓶

次韵答顿起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月华寺(寺邻岑水场施者皆坑户也,百年间盖
    天公胡为不自怜,结土融石为铜山。万人探斫富媪泣,只有金帛资豪奸。脱身献佛意可料,一瓦坐待千......
  • 罗道士
    城里无人得实年,衣襟常带臭黄烟。楼中赊酒唯留药,洞里争棋不赌钱。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
  • 寄傲轩
    先生英妙年,一扫千兔秃。仕进固有余,不肯践场屋。通阛何所傲,傲名非傲俗。定知轩冕中,享荣不......
  • 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风,得钟山泉公书,寄诗
    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独望钟山唤宝公,林间白塔如孤鹤。宝公骨冷唤不闻,却有老泉来......
  • 逢故人
    山东一十馀年别,今日相逢在上都。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