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朓亭小饮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程炎子
2025-07-22

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朓亭小饮三首

宋代  程炎子  

鞭摇五马踏沙隄,秋晚除书下紫泥。
藓壁篆碑猿捧砚,松关吟句鹤分题。
裴休故宅今为寺,谢朓闲官昔仕齐。
太守宴归宾客从,数声山鸟日西。

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朓亭小饮三首翻译及注释

《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朓亭小饮三首》是宋代程炎子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鞭摇五马踏沙堤,秋晚除尘下紫泥。
藓壁篆碑猿捧砚,松关吟句鹤分题。
裴休故宅今为寺,谢朓闲官昔仕齐。
太守宴归宾客从,数声山鸟日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程炎子在秋日傍晚拜访谢朓亭的场景。诗人骑着马车跨过沙堤,来到谢朓亭,为了除去尘土,他亲自动手清洁亭子,并触摸紫泥的栏杆。亭壁上藓苔密布,上面刻着篆刻的碑文,仿佛猿猴正在端坐捧着砚台。松树环绕的小路引发了诗人吟咏的灵感,他以鹤分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在亭子旁边是裴休的故居,现在已经成为寺庙,而谢朓则是一位退隐的官员,曾在齐国任职。太守在款待宾客之后归来,一声声山鸟的鸣叫预示着太阳已经开始西斜。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傍晚的景色与情感。诗人描述了自己拜访谢朓亭的过程,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示了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的交融。诗中的景物如马车、沙堤、紫泥、藓壁、篆碑、猿猴、松树和山鸟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亭子和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中的裴休和谢朓都是历史上的人物,通过提及他们,诗人将自己的行为与历史联系起来,把握了时代的氛围和文化的底蕴。裴休故宅成为寺庙,谢朓则是一位退隐的官员,这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敬重和对退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清秋时光的感慨和思考。通过描绘细致的场景和情感的交融,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安静而古朴的世界,引发人们对自然、历史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朓亭小饮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cì jùn tài shǒu liú shuò zhāi qiū wǎn yè xiè tiǎo tíng xiǎo yǐn sān shǒu
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朓亭小饮三首

biān yáo wǔ mǎ tà shā dī, qiū wǎn chú shū xià zǐ ní.
鞭摇五马踏沙隄,秋晚除书下紫泥。
xiǎn bì zhuàn bēi yuán pěng yàn, sōng guān yín jù hè fēn tí.
藓壁篆碑猿捧砚,松关吟句鹤分题。
péi xiū gù zhái jīn wèi sì, xiè tiǎo xián guān xī shì qí.
裴休故宅今为寺,谢朓闲官昔仕齐。
tài shǒu yàn guī bīn kè cóng, shù shēng shān niǎo rì xī.
太守宴归宾客从,数声山鸟日西。


相关内容:

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朓亭小饮三首

游寿安山示二子熙顥

赵子固水仙图

咏濯缨亭

游清泉寺


相关热词搜索:太守刘朔斋谢朓亭
热文观察...
  • 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朓亭小饮三首
    掀髯一笑倚危阑,面面青山不厌看。霜染丹枫秋色绚,日烘紫菊露痕乾。鹊炉火慢熏龙脑,蟹眼汤新瀹......
  • 山中杂诗
    侧耳桥边听,声声在翠微。自甘留此坐,何苦劝人归。院悄惊春昼,山空恋夕晖。得如鸥与鹭,对我欲......
  • 山中杂诗
    昆仑初凿破,大巧夺天真。竹锁三更月,桃酣几度春。山空闻鹤唳,溪远卜鸥邻。为拂留题石,松摇露......
  • 登高感兴
    破帽西风里,龙山忆孟嘉。白衣谁送酒,黄菊自开花。塞远书传雁,天昏墨点鸦。凭高穷北望,何处是......
  • 饯周东岩之石门访汾阳氏并呈友人
    漫浪江湖脚,周游到石门。能迎徐孺子,知有令公孙。话雨灯辉座,酬春酒滟樽。况逢朋友在,一见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