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次韵王适春雪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18

次韵王适春雪二首

宋代  苏辙  

春雪飘摇旋不成,依稀屦迹散空庭。
山藏复阁犹残白,日照南峰已半青。

次韵王适春雪二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王适春雪二首翻译及注释

《次韵王适春雪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雪飘摇旋不成,
依稀屦迹散空庭。
山藏复阁犹残白,
日照南峰已半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雪的景象。诗人苏辙看到春天的雪花飘摇着,但却未能形成一片连绵的白色景象。雪花落在地上,只留下了模糊的鞋痕,而空庭院中的雪花也渐渐融化消散。山间的庭院和亭阁上仍残留着一些白雪,而阳光照射在南峰上,已经使其中一半的雪花变成了青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春雪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然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雪的观察和感受。诗中的"春雪飘摇旋不成"表达了雪花纷飞而不连绵的状态,给人一种飘渺而不真实的感觉。"依稀屦迹散空庭"描绘了雪花融化后留下的模糊鞋痕,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空旷的氛围。"山藏复阁犹残白,日照南峰已半青"则通过山间的庭院和亭阁以及南峰的变化,展示了雪花逐渐消融和阳光的照射,给人一种时序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感受。

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诗人对春雪的细腻感受。这首诗词以雪为媒介,表达了短暂而无常的自然景观,暗示了人生的变幻和无常。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感悟。

次韵王适春雪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wáng shì chūn xuě èr shǒu
次韵王适春雪二首

chūn xuě piāo yáo xuán bù chéng, yī xī jù jī sàn kōng tíng.
春雪飘摇旋不成,依稀屦迹散空庭。
shān cáng fù gé yóu cán bái, rì zhào nán fēng yǐ bàn qīng.
山藏复阁犹残白,日照南峰已半青。


相关内容:

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

次韵王巩见寄

次韵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辄引蔡水溉注感而成咏

次韵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辄引蔡水溉注感而成咏

春无雷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次韵春雪
热文观察...
  • 次韵姚道人二首
    高人隐陋巷,至药初无方。心知无生妙,运转开阴阳。才如淩云松,岂受尺寸量。气如幽谷兰,时送清......
  • 次韵姚道人二首
    西山学采薇,东坡学煮羹。昔在建城市,岂复衣冠情。朋友日已疏,止接盲赵生。啬智徇所安,元气赖......
  • 次韵子瞻江西
    许君马老共一邦,西山断处流蜀江。谁令十载重渡泷,滩头旧寺晨钟撞。乱流赤脚记淙淙,道俗自谓丹......
  • 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
    户舆嫋嫋渡浮梁,吏隐知君寄一仓。十里遥看飞皂盖,小轩相对有壼浆。清霄往往投车辖,永日霏霏散......
  • 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
    万斛尘飞日为霾,无心退食自成斋。梅生红粟初迎腊,鱼跃银刀正出淮。卧病空看帆度碛,诵诗犹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