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次韵旴江李君昉见寄二首时李在包守郡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戴复古
2025-07-18

次韵旴江李君昉见寄二首时李在包守郡斋

宋代  戴复古  

共醉荆溪酒,不论杯浅深。
定交从此日,识面早知心。
久缺寒温问,忽闻长短吟。
玉霄亭下路,几夜梦相寻。

次韵旴江李君昉见寄二首时李在包守郡斋作者简介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次韵旴江李君昉见寄二首时李在包守郡斋翻译及注释

《次韵旴江李君昉见寄二首时李在包守郡斋》是宋代诗人戴复古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共醉荆溪酒,不论杯浅深。
定交从此日,识面早知心。
久缺寒温问,忽闻长短吟。
玉霄亭下路,几夜梦相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李君昉的友情。诗人与李君昉共饮了荆溪的美酒,无论杯中酒的深浅,都能让他们沉醉其中。从那天起,他们成了定期交往的好友,彼此的心意早已了然于心。虽然长时间未曾相见,但是听到李君昉吟诗的声音,就能感受到他的情感和心境。诗人在玉霄亭下的路上,几个夜晚里都梦见他们相互追寻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李君昉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通过共饮荆溪酒,不论酒杯的浅深,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深情厚谊。诗句"定交从此日,识面早知心"说明他们从那天开始成为了固定的交往伙伴,彼此的心意早已了然于心。诗人在长时间未曾相见的情况下,通过听到李君昉吟诗的声音,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感和心境,这体现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心灵的相通。最后两句"玉霄亭下路,几夜梦相寻"则描绘了诗人在梦中与李君昉相互追寻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友情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李君昉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情感交流,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之间重视友情和心灵沟通的理念。

次韵旴江李君昉见寄二首时李在包守郡斋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xū jiāng lǐ jūn fǎng jiàn jì èr shǒu shí lǐ zài bāo shǒu jùn zhāi
次韵旴江李君昉见寄二首时李在包守郡斋

gòng zuì jīng xī jiǔ, bù lùn bēi qiǎn shēn.
共醉荆溪酒,不论杯浅深。
dìng jiāo cóng cǐ rì, shí miàn zǎo zhī xīn.
定交从此日,识面早知心。
jiǔ quē hán wēn wèn, hū wén cháng duǎn yín.
久缺寒温问,忽闻长短吟。
yù xiāo tíng xià lù, jǐ yè mèng xiāng xún.
玉霄亭下路,几夜梦相寻。


相关内容:

次韵旴江李君昉见寄二首时李在包守郡斋

呈姚显叔奉亲送死极孝

中秋李漕冰壶燕集

中秋李漕冰壶燕集

侄孙亦龙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诗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次韵李君李在
热文观察...
  • 得古梅两枝
    老干百年久,从教花事迟。似枯元不死,因病反成奇。玉破稀疏蕊,苔封古怪枝。谁能知我意,相对岁......
  • 登快阁黄明府强使和山谷先生留题之韵
    未登快阁心先快,红日半檐秋雨晴。宇宙无边万山立,云烟不动八窗明。飞来一鹤天相近,过尽千帆江......
  • 都下书怀
    京华作梦十年馀,不道南山有弊庐。白发生来美人笑,黄金散尽故交疏。明知弄巧翻成拙,除却谋归总......
  • 都下书怀
    半月不把镜,羞看两鬓尘。读书增意气,携刺减精神。道路谁推毂,江湖赋采苹。从来麋鹿性,那作帝......
  • 读王幼学上殿劄子
    才到朝廷被论归,孤忠幸有九重知。神医能识未苏病,国手难翻已败棋。四海争传治安策,诸公如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