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次韵赵荣州题芦雁画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石
2025-07-19

次韵赵荣州题芦雁画

宋代  李石  

毕弋横前路,江湖寄此身。
平沙下双雁,不见问津人。

次韵赵荣州题芦雁画作者简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次韵赵荣州题芦雁画翻译及注释

诗词:《次韵赵荣州题芦雁画》
朝代:宋代
作者:李石

译文:
毕弋横前路,
江湖寄此身。
平沙下双雁,
不见问津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石所作的《次韵赵荣州题芦雁画》,通过描绘一幅画面来表达诗人的心境。

诗的开头写道"毕弋横前路","毕弋"指的是弋阳,意味着诗人已经到达了远离家乡的地方。"横前路"则表达了诗人面临的艰难困境和人生的挑战。这两句揭示了诗人身处陌生环境中,感到困顿和迷茫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江湖寄此身"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江湖,即社会大众和外界的力量。诗人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境遇,只能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江湖,寄托于他人的关注和支持。

最后两句"平沙下双雁,不见问津人"描绘了平凡的景象。"平沙下双雁"意味着两只雁鸟从平坦的沙地降落,象征着与诗人相伴的伙伴或同伴。然而,"不见问津人"表明诗人并未看到任何来自这些伙伴或同伴的关心和询问。这种孤独和被忽视的感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陌生环境中的孤独和迷茫,表达了他对江湖和他人的期待和寄托。同时,诗中的平凡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深的无奈和苦闷情感。

次韵赵荣州题芦雁画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zhào róng zhōu tí lú yàn huà
次韵赵荣州题芦雁画

bì yì héng qián lù, jiāng hú jì cǐ shēn.
毕弋横前路,江湖寄此身。
píng shā xià shuāng yàn, bú jiàn wèn jīn rén.
平沙下双雁,不见问津人。


相关内容:

次韵张当进题神君庙

赵权可许惠筇竹山峰佳者用前韵戏之

赠张听声

再次韵计教授

再以韵谢吴美仲和篇茶樽之贶


相关热词搜索:赵荣次韵
热文观察...
  • 祷雨
    吾家何必自耕耘,淮上新添战马群。圣水洑流天汉永,颠风扇雪地炉焚。但教东海无冤气,便可西郊放......
  • 到沉黎举家瞆气上如聋者逾月乃愈医人云此瘴
    儋史之孙病耳翁,人佯谓我与真同。蚊飞鬓外年时事,鹊噪愁边晚更空。老去鹿皮终可隐,听如龙鼻反......
  • 示郡南二孙
    虞初秘府六百本,老子柱下五千言。吾家道学天生种,端有斯文示子孙。...
  • 试严志行笔
    龙跳虎卧王右军,蚕头隼尾始逼真。不恨臣无二人法,但恨二人不似臣。...
  • 送勾龙教授
    广汉川原迥,重江秋水多。桥边金作雁,湖上烟如鹅。岂有雒书出,转添巴字讹。泥涂滞行客,之子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