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2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

宋代  苏辙  

江城漂泊最多时,邂逅谁令长者期。
得坎浮槎应有命,投林惊鹊且安枝。
何年笑语还留客,终日勤劳数问儿。
铃阁清虚非此比,秋风归兴恐非宜。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翻译及注释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城漂泊最多时,
邂逅谁令长者期。
得坎浮槎应有命,
投林惊鹊且安枝。
何年笑语还留客,
终日勤劳数问儿。
铃阁清虚非此比,
秋风归兴恐非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在江城漂泊时的思绪和归乡之情。诗人在江城漂泊期间,遇到了一个让他期待已久的知己,这位长者也在思念着家乡的归程。诗人感到自己得到了命中注定的帮助,就像是在漂流的船上得到了一块救命的浮槎,让他感到安心。然而,他的归途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是一只惊飞的鹊鸟,暂时停在了树枝上。诗人思念家人和故乡的笑语,却不知道何时能够回去团聚。他整日劳碌工作,不停地询问家人的消息。与他相比,朝廷的铃阁宫殿虽然清幽虚静,但与他此刻的心境并不相比,因为秋风吹拂下的归乡之兴可能并不适宜。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自身的经历和情感为基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在江城漂泊时的内心体验。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船上得到的浮槎和惊飞的鹊鸟,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感激和对于归途的期待。诗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家乡的渴望在诗中得到了体现,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工作和家人的关心。最后两句描写了铃阁宫殿的清幽和秋风的凉爽,与诗人此时的心境形成了对比,暗示着归乡之路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在江城漂泊时的思念和渴望归乡的情感,展示了他对命运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对比手法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美感。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zhī jùn jiǎ fān dài fū sī guī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

jiāng chéng piāo bó zuì duō shí, xiè hòu shuí lìng zhǎng zhě qī.
江城漂泊最多时,邂逅谁令长者期。
dé kǎn fú chá yīng yǒu mìng, tóu lín jīng què qiě ān zhī.
得坎浮槎应有命,投林惊鹊且安枝。
hé nián xiào yǔ hái liú kè, zhōng rì qín láo shù wèn ér.
何年笑语还留客,终日勤劳数问儿。
líng gé qīng xū fēi cǐ bǐ, qiū fēng guī xìng kǒng fēi yí.
铃阁清虚非此比,秋风归兴恐非宜。


相关内容:

喜王巩承事北归

次韵柳真公闲居春日

同王适曹焕游清居院步还所居

寄梅仙观杨智远道士

张秀才见写陋容


相关热词搜索:次韵大夫贾蕃
热文观察...
  • 和王巩见寄三首
    南迁春及秋,江湖未云半。逮此归路长,始悟行日远。幽忧脱沉痼,清梦惊婉娩。行行逢故人,笑语杂......
  • 孔毅父封君挽词二首
    交契良人厚,家风季妇贤。诗书中有助,苹藻岁无愆。象服期他日,恩封属此年。神伤自不觉,吊客问......
  • 复次前韵答潜师
    怜君古木依岩槁,西江饮尽须弥倒。野花幽草亦何为,崄韵高篇空自恼。万点浮溪辄长叹,一枝过岭仍......
  • 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
    中年闻道觉前非,邂逅仍逢老顺师。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锤。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
  • 次韵子瞻行至奉新见寄
    四年候公书,长视飞鸿背。十日留公谈,欲作白莲会。〈筠州无可语者,往还但一二僧耳。〉匏瓜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