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4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

宋代  苏辙  

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
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翻译及注释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断云斜日不胜秋,
付与骚人满目愁。
父老如今亦才思,
一蓑风雨钓槎头。

诗意:
诗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思之情。断云和斜日象征着秋天的凄凉,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骚人指的是有才华的文人,他们对于现实的不如意感到忧郁和痛苦。然而,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如今也怀抱着才思之心,表现出他们的聪慧和才华。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境遇,他把自己比作一位孤独面对风雨的渔夫,寓意着他在时代的变迁中的孤独和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凄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思和忧郁之情。诗中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和对普通人才华的赞美,表现出苏辙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关怀。最后两句以作者自身的形象作为一种象征,表达了他在时代变迁中的孤独和无奈之感,给人以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凄美的意象,抒发了作者对时代和人民的思考和关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身的内心感受,给人以深厚的情感共鸣。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zi zhān tí guō xī píng yuǎn èr jué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

duàn yún xié rì bù shèng qiū, fù yǔ sāo rén mǎn mù chóu.
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
fù lǎo rú jīn yì cái sī, yī suō fēng yǔ diào chá tóu.
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


相关内容: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

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

次韵子瞻秋雪见寄二首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平远子瞻次韵
热文观察...
  • 次韵子瞻有美堂夜归
    饮阑钟虞欲移轩,香雾犹残金博山。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城严画鼓初传角,路暗山花自......
  • 东西京二绝
    亲祀甘泉岁一终,属车徐动不惊风。宓妃何预词臣事,指点讥呵豹尾中。...
  • 东西京二绝
    犀箸金盘不暇尝,更须石上捣黄粱。数钱未免河东旧,不识前朝大练光。...
  •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
    乐天梦得老相从,洛下诗流得二雄。自笑索居朋友绝,偶然得句与谁同。...
  •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
    乐天得法老凝师,後院犹存杨柳枝。春尽絮飞余一念,我今无累日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