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从此愿栖禅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唐代诗人裴迪
2025-07-21

从此愿栖禅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朝代:唐代  
作者:裴迪  
字数:5  
平仄:平仄仄平平  

【古诗内容】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
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
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从此愿栖禅翻译及注释

《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是唐代诗人裴迪创作的一首诗词。

中文译文:
离开灞陵不远处,
我安居在这里已有十年。
穿过竹径进入门,
留下客人聆听山泉声。
鸟儿在茂密的林木中啭鸣,
心境宁静,在落日余晖前。
浮名终究无益处,
从此愿意安住禅修之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定居在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的生活。诗人在这里已经安居十年,过着宁静的生活。他穿过竹径,进入寺院,留下了来访的客人,共同聆听山泉的声音。诗人感叹在这片茂密的林木中,鸟儿的鸣叫,和落日的余晖映照下,他的心境变得宁静。诗人体会到名利浮华终究无益,他决定在这里安住,专心修行禅修。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寻求心灵宁静的追求和生活方式。通过描写寺院的环境和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嚣,追求心境宁静的愿望。诗词中的“留客听山泉”,呈现出诗人乐于与人交流,分享内心感受的态度。最后两句“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态度,他认为注重修行才是真正有益的事情。整首诗词氛围朴实宁静,通过寺院的舒适环境和与自然的融合,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感觉,展现了作者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同时,这首诗词也传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修行的重要性。

从此愿栖禅拼音读音参考

yóu gǎn huà sì tán xìng shàng rén shān yuàn
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bù yuǎn bà líng biān, ān jū xiàng shí nián.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
rù mén chuān zhú jìng, liú kè tīng shān quán.
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niǎo zhuàn shēn lín lǐ, xīn xián luò zhào qián.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
fú míng jìng hé yì, cóng cǐ yuàn qī chán.
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相关内容:

心闲落照前

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

门前宫槐陌

是向欹湖道


相关热词搜索:从此愿栖禅
热文观察...
  • 浮名竟何益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浮名竟何益,从此愿......
  • 安禅一室内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烦暑自兹适,清凉何......
  • 左右竹亭幽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烦暑自兹适,清凉何......
  • 有法知不染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烦暑自兹适,清凉何......
  • 无言谁敢酬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烦暑自兹适,清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