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寄友人
朝代:唐代
作者:朱庆馀
字数:5
平仄:平仄平平仄
【古诗内容】
当代知音少,相思在此身。
一分南北路,长问往来人。
是处应为客,何门许扫尘。
凭书正惆怅,蜀魄数声新。
当代知音少翻译及注释
《寄友人》是唐代朱庆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当代知音少,相思在此身。
一分南北路,长问往来人。
是处应为客,何门许扫尘。
凭书正惆怅,蜀魄数声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朱庆馀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感叹当代知音难寻,而自己的相思之苦深深地感染了他的内心。诗人寄望于友人能够通过旅途中的路人来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友人身处他所问候的南北之间的路上,能够不断地与行人交谈,询问友人的消息。诗人认为,友人所在的地方应该作为客人的身份,而不是有尘埃的门户。诗人借着写信来宣泄自己的忧伤,他感到沮丧和焦虑,因为他久久未能收到友人的来信。他心中的思念之情如同川剧中的魂魄一样,只能发出几声凄凉的哭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表达知音难觅的现实,凸显了友情的珍贵和稀缺。他通过一分南北路的描述,展现了他对友人所处位置的关注和期待。诗人希望友人能够以客人的身份待在那个地方,不受尘埃的纷扰,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诗人的心情愈发沉重,他通过凭书寄情表达自己的忧伤和惆怅。最后,诗人用蜀魄数声新来形容自己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深的伤感和落寞之感。
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它描绘了友情的珍贵和稀缺,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当代知音少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