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当须举白便浮君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2

当须举白便浮君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赠孙莘老七绝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字数:7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古诗内容】
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
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当须举白便浮君翻译及注释

《赠孙莘老七绝》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嗟予与子久离群,
耳冷心灰百不闻。
若对青山谈世事,
当须举白便浮君。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之间与友人孙莘的离别之情。苏轼感叹自己与孙莘相隔已久,感觉心灰意冷,耳朵冷漠,对外界的百般声音听不见。然而,苏轼希望与孙莘相见时,能够在青山之间畅谈世事,彼此交流心得,这将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绝句形式表达了苏轼对友人孙莘的思念之情。首句“嗟予与子久离群”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分离已久的情景,使用了古人常用的“予”代指自己,表达了作者的自谦之意。耳冷心灰的描写表明了苏轼对孙莘的思念之深。接下来的两句“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展示了作者对与友人相聚的期望。青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避世之地,苏轼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孙莘共享谈心的时光。举白便浮君则是指苏轼希望与孙莘共品美酒,畅快地谈论世事。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思念和渴望,表达了苏轼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文笔展现了他对友情的思考和情感表达。通过对离别和重逢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真挚交流的向往。这首诗词在简洁明快的语言中传达出深厚的情感,让人回味无穷。

当须举白便浮君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sūn shēn lǎo qī jué
赠孙莘老七绝

jiē yǔ yǔ zi jiǔ lí qún, ěr lěng xīn huī bǎi bù wén.
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
ruò duì qīng shān tán shì shì, dāng xū jǔ bái biàn fú jūn.
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相关内容:

若对青山谈世事

耳冷心灰百不闻

嗟予与子久离群

归趁西园秉烛游

风流别乘多才思


相关热词搜索:当须举白便浮君
热文观察...
  • 天目山前绿浸裙
    天目山前绿浸裙,碧澜堂上看衔舻。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
  • 碧澜堂上看衔舻
    天目山前绿浸裙,碧澜堂上看衔舻。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
  • 作堤捍水非吾事
    天目山前绿浸裙,碧澜堂上看衔舻。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
  • 夜来雨洗碧巑岏
    夜来雨洗碧巑岏,浪涌云屯绕郭寒。闻有弁山何处是,为君四面意求看。...
  • 闲送苕溪入太湖
    天目山前绿浸裙,碧澜堂上看衔舻。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