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道院述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7-18

道院述怀

宋代  陆游  

学道已非生死流,极知心外更何求。
理穷性尽命亦至,气住神全形自留。
大药一炉真度世,孤桐三尺可忘忧。
故人怪我归来晚,太华峰头又素秋。

道院述怀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道院述怀翻译及注释

《道院述怀》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学道已非生死流,
极知心外更何求。
理穷性尽命亦至,
气住神全形自留。
大药一炉真度世,
孤桐三尺可忘忧。
故人怪我归来晚,
太华峰头又素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陆游对学道的思考和心境的抒发。诗人认为学道已经超越了生死的轮回,追求的目标已经超越了个人的私欲。他认识到人的理性思考有其局限性,达到极限之后,也只能顺应天命而活,不再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人的气息停留在身体中,神识完整,身体也保持原状。他将自己比作炼制大药的炉子,可以真正拯救世人。而孤立的桐树只有三尺高,却能让人忘却忧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和对太华山秋天美景的描绘。

赏析:
《道院述怀》这首诗词展现了陆游对于学道和人生的思考,以及他对于理性、命运和自然的领悟。诗中的"道院"是指修行学道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修行的领悟和心路历程。

诗词开头的两句"学道已非生死流,极知心外更何求"表达了诗人对学道追求的超越性和超越个人欲望的境界。他认为学道已经不再是为了生死的轮回,而是追求心灵的超越。接着的两句"理穷性尽命亦至,气住神全形自留"表达了人的理性思考的局限性,达到极限之后,只能顺应天命而活,但内心的神识和身体却完整不变。

诗中的"大药一炉真度世"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使命的认知,他将自己比作炼制大药的炉子,希望通过自己的修行和领悟来拯救世人。"孤桐三尺可忘忧"描绘了孤立的桐树,虽然只有三尺高,却能让人忘却忧愁,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和超越尘世的向往。

最后两句"故人怪我归来晚,太华峰头又素秋"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和对太华山秋天美景的描绘。整首诗词以自然意象和修行之道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和道义的思考,以及对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表达。

道院述怀拼音读音参考

dào yuàn shù huái
道院述怀

xué dào yǐ fēi shēng sǐ liú, jí zhī xīn wài gèng hé qiú.
学道已非生死流,极知心外更何求。
lǐ qióng xìng jǐn mìng yì zhì, qì zhù shén quán xíng zì liú.
理穷性尽命亦至,气住神全形自留。
dà yào yī lú zhēn dù shì, gū tóng sān chǐ kě wàng yōu.
大药一炉真度世,孤桐三尺可忘忧。
gù rén guài wǒ guī lái wǎn, tài huá fēng tóu yòu sù qiū.
故人怪我归来晚,太华峰头又素秋。


相关内容:

道上见梅花

大热

大将出师歌

春前六日作

从邢刍甫求桃竹拄杖


相关热词搜索:述怀道院
热文观察...
  • 道院述怀
    八十年前一炷香,依然余习未全忘。旧缘入静多扃户,近为精思别置床。篝火古铛煎桧蜜,汲泉小瓮酿......
  • 得所亲广州书
    音信连年恨不闻,书来细读却消魂。人稀野店山魈语,路僻蛮村荔子繁。毒草自摇春寂寂,瘴云不动昼......
  • 得林正父察院书问讯甚勤以长句寄谢
    折柳湖南别尚新,书来已见柳摇春。故情有此胶投漆,薄俗从渠越视秦。长剑拄颐那复梦,短衣掩胫未......
  • 得子虡濠上书
    日暮坐柴门,怀抱方烦纡。铃声从西来,忽得濠州书。开缄读未半,喜极涕泗俱。父子老惜别,经况患......
  • 灯下晚餐示子遹
    家贫短衣不掩骭,空庖凄凄灶不爨。老翁八十忍饥熟,兀坐空堂日常旰。今年闰余九月寒,那敢遽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