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答吴和二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5

答吴和二绝

宋代  苏辙  

惯从李叟游都市,久伴蓝翁醉画堂。
不似苏门但长啸,一生留恨与嵇康。

答吴和二绝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答吴和二绝翻译及注释

《答吴和二绝》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习惯跟随李叟在都市游玩,
长期与蓝翁一起在醉画堂畅饮。
虽然不如苏门(指苏轼)那样长啸,
一生却怀有与嵇康相同的遗憾。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苏辙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谦和自省之情。他自称习惯跟随李叟(指李觏)在都市中游玩,与蓝翁(指蓝田)一起欣赏酒后作画。苏辙承认自己的才华不及苏门(指苏轼),不敢像苏轼那样高声歌唱。虽然他与嵇康相同,怀有一生无法排遣的遗憾。

赏析:
1. 背景描写:诗中提到了李叟和蓝翁,分别指代李觏和蓝田,这两位都是当时有名的文人。他们的名字为诗词增添了一层历史色彩。
2. 自谦与自省:苏辙在诗中自谦自己的文学成就不及苏轼,不敢高声歌唱。这种自谦与自省的态度表现了作者的谦虚和对自身的审视。
3. 嵇康的遗憾:诗中提到了嵇康,他是晋朝的文学家、音乐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嵇康一生忠诚而坎坷,最终被当权者所杀。作者将自己的遗憾与嵇康相提并论,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总体而言,《答吴和二绝》通过对自己与他人的比较,表达了作者自谦、自省和追求理想的情感。这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几个关键词和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答吴和二绝拼音读音参考

dá wú hé èr jué
答吴和二绝

guàn cóng lǐ sǒu yóu dū shì, jiǔ bàn lán wēng zuì huà táng.
惯从李叟游都市,久伴蓝翁醉画堂。
bù shì sū mén dàn cháng xiào, yī shēng liú hèn yǔ jī kāng.
不似苏门但长啸,一生留恨与嵇康。


相关内容:

次韵子瞻谪居三适其三夜卧濯足

将筑南屋借功田家

将归二首

将归二首

江州五咏其一射蛟浦


相关热词搜索:吴和二
热文观察...
  • 答吴和二绝
    三间浰水小茅屋,不比麻田新草堂。门我秋来气如火,此间何事得安康。...
  •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内治隆三世,尊临极九年。神孙克负荷,大业付安全。有道华夷靖,无心怨恶悛。和熹盛东汉,从此不......
  •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约己心全小,宽叱德有余。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功名不胜纪,四諡叹......
  • 泛潩水
    早岁南迁恨舳舻,归来平地忆江湖。半篙春水花千片,八尺轻船酒一壼。徐转城阴平野阔,稍通竹径小......
  • 方筑西轩穿地得怪石
    卞氏平日本富家,庭中怪石蹲麏麚。子孙分散不复惜,排弃坑谷埋泥沙。一株跃出随畚锸,知我开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