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登光明顶诗意和翻译_清代诗人胡与高
2025-07-24

登光明顶

清代  胡与高  

登临不用挽藤萝,绝顶光明霁色多。
云过匡庐飞紫盖,岚拖天目扫青娥。
忽分二海成孤屿,细数千峰乱放荷。
下界茫茫仙路杳,乾坤何处是吾窝?

登光明顶翻译及注释

《登光明顶》是一首清代的诗词,作者是胡与高。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登临光明顶无需攀援藤萝,
山巅光明的天空显得更加晴朗。
云彩飘过匡庐山,飞舞着紫色的帷幕,
薄雾拖着天目山,扫过青娥山。
突然分开的两片海变成了孤立的岛屿,
细数着千峰,乱放着荷叶。
下方的世界茫茫无边,仙路遥远不可寻觅,
天地的边界在哪里,我应该在何处栖息?

诗意:
《登光明顶》通过描绘登上光明顶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光明顶象征着高远、明亮的理想境界,作者通过登顶的经历,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对天地间万物的感悟。诗人的视野在山巅上得到开阔,云彩和雾气的变幻不仅增添了山巅的神秘感,也象征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最后,诗人的思索指向了人生的归宿和对宇宙的探求。

赏析:
《登光明顶》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示了作者的写作才华。首先,诗中的景物描写独具匠心,通过描绘云彩和雾气的运动,营造了一种变幻莫测的山巅景象。这种描写技巧使读者感受到了登山过程中的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其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两句“下界茫茫仙路杳,乾坤何处是吾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归宿的追问和对宇宙秩序的质疑。这种思考使得诗歌具有了哲学的意味,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学相结合,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生意义的感悟。它既是一幅美景的展示,又是一段对人生的思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登光明顶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guāng míng dǐng
登光明顶

dēng lín bù yòng wǎn téng luó, jué dǐng guāng míng jì sè duō.
登临不用挽藤萝,绝顶光明霁色多。
yún guò kuāng lú fēi zǐ gài, lán tuō tiān mù sǎo qīng é.
云过匡庐飞紫盖,岚拖天目扫青娥。
hū fēn èr hǎi chéng gū yǔ, xì shù qiān fēng luàn fàng hé.
忽分二海成孤屿,细数千峰乱放荷。
xià jiè máng máng xiān lù yǎo, qián kūn hé chǔ shì wú wō?
下界茫茫仙路杳,乾坤何处是吾窝?


相关内容:

晚入药谷

文殊院

耕云峰

鸣弦泉

百步云梯


相关热词搜索:光明
热文观察...
  • 玉屏峰
    玉屏峙霄汉,鸟道度松门。昨日登临处,诸峰屐底存。云生甘在下,嶂出尔何尊。极目无穷尽,空青抹......
  • 题画诗
    冷淡生涯本业儒,家贫休厌食无鱼。菜根切莫多油煮,留点青灯教子书。...
  • 前海观莲花峰
    海风吹白练,百里涌青莲。壁立不知顶,崔嵬势接天。云开峰坠地,岛阔树相连。坐久忘归去,萝衣上......
  • 因公檄按游黄山
    倏忽云烟化杳冥,峰峦随水入丹青。地连药鼎汤泉沸,山带龙须草树腥。半壁绛霞幽洞邃,一川寒雹古......
  • 芙蓉岭
    每度芙蓉岭,愁眉惨不开。有命终须过,无灾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