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得僧书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鲍溶
2025-07-18

得僧书

唐代  鲍溶  

初中文言文  游记  写景  抒怀  怀才不遇  

身归紫霄岭,书下白云来。
翦笋发寒字,烧花芳夜雷。
想随香驭至,不假定钟催。

得僧书翻译及注释

《得僧书》是唐代诗人鲍溶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归紫霄岭,
书下白云来。
翦笋发寒字,
烧花芳夜雷。
想随香驭至,
不假定钟催。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经的渴望和追求。诗人身在紫霄岭,心灵却飞向了佛经所在的地方。他希望能够得到一本佛经,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修行之路。诗人将佛经比喻为白云,象征着它的高远和神秘。他愿意像剪下新发的竹笋一样,发寒字,意味着他愿意用最纯洁的心灵去书写佛经。而他内心对佛经的渴望如同燃烧的花朵般的夜雷,强烈而热情。他希望能够随着香火驱驰,不需要定钟来催促,自动自发地去追求佛经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经的向往和追求,展示了他对精神世界的热爱和追求。诗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比喻,如紫霄岭、白云、翦笋、烧花芳夜雷等,使诗意更加深邃和富有想象力。通过将自然景物与精神境界相联系,诗人表达了对佛经的崇高追求和对心灵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饱满,表达了诗人对佛经的渴望和追求的诚挚之情。诗人渴望能够得到一本佛经,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修行之路,他愿意将自己最纯洁的心灵用来书写佛经,将佛经视为自己心灵的指路明灯。他的内心对佛经的向往如同燃烧的花朵般的夜雷,充满了激情和力量。他希望能够自动自发地去追求佛经的真谛,不需要外界的催促和束缚。

通过这首诗,诗人鲍溶展示了他对佛经的虔诚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他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自然景物与内心世界相结合,使诗意更加深邃和富有内涵。整首诗既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追求,又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和精神追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意味。

得僧书拼音读音参考

dé sēng shū
得僧书

shēn guī zǐ xiāo lǐng, shū xià bái yún lái.
身归紫霄岭,书下白云来。
jiǎn sǔn fā hán zì, shāo huā fāng yè léi.
翦笋发寒字,烧花芳夜雷。
xiǎng suí xiāng yù zhì, bù jiǎ dìng zhōng cuī.
想随香驭至,不假定钟催。


相关内容:

病中辱谏议惠甘菊药苗,因以诗赠

天柱山赠峨嵋田道士

秋中寄崔道士

送林刺史简言之漳州

送裴大夫赴亳州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经桃花夫人庙
    谁能枉驾入荒榛,随例形相土木身。不及连山种桃树,花开犹得识夫人。...
  • 洛下夜会寄贾岛
    洛下攻诗客,相逢只是吟。夜觞欢稍静,寒屋坐多深。乌府偶为吏,沧江长在心。忆君难就寝,烛灭复......
  • 送道友游山
    欲驻如今未老形,万重山上九芝清。君今若问采芝路,踏水踏云攀杳冥。...
  • 夜岩谣
    夜上幽岩踏灵草,松枝已疏桂枝老。新诗几度惜不吟,此处一声风月好。...
  • 坊州按狱
    中部接戎塞,顽山四周遭。风冷木长瘦,石硗人亦劳。牧守苟怀仁,痒之时为搔。其爱如赤子,始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