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定风波(三·渌水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仲殊
2025-07-25

定风波(三·渌水桥)

宋代  仲殊  

燕子  

南徐好,桥下渌波平。
画柱千年尝有鹤,垂杨三月未闻莺。
行乐过清明。
南北岸,花市管弦声。
邀客上楼双榼酒,舣舟清夜两街灯。
直上月亭亭。

定风波(三·渌水桥)作者简介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定风波(三·渌水桥)翻译及注释

《定风波(三·渌水桥)》是宋代诗人仲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徐好,桥下渌波平。
画柱千年尝有鹤,垂杨三月未闻莺。
行乐过清明。
南北岸,花市管弦声。
邀客上楼双榼酒,舣舟清夜两街灯。
直上月亭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平和的景象,以及一种对过去辉煌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享乐态度。诗人通过渌水桥的景色和场景,表达了对南徐地区的赞美和向往,描述了桥下平静的水波。诗中也提到了画柱,即绘有千年历史的柱子,曾经有鹤在上面停留,但三月时分却未曾听到莺的歌声,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诗人还描述了在清明节期间的欢乐行乐,南北岸上花市的繁忙和管弦乐声。诗人邀请客人登上楼阁,享用双榼酒,夜晚坐船穿行,两岸的街灯照亮水面。最后,诗人直上月亭,月亮高悬,清丽明亮。

赏析:
这首诗以渌水桥为背景,通过景色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南徐地区的喜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以历史的视角,描绘了桥边画柱上曾经有鹤停留的景象,以及现在莺的歌声不再的情景,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事物变迁的哀叹之情。诗人还通过描绘清明节时的欢乐行乐和花市的繁忙,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愉悦和享受。最后,诗人登上月亭,直面高悬的明亮月亮,给人一种超脱尘俗的感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不同场景和情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现实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南徐地区的喜爱、对历史的回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意境,展现了宋代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定风波(三·渌水桥)拼音读音参考

dìng fēng bō sān lù shuǐ qiáo
定风波(三·渌水桥)

nán xú hǎo, qiáo xià lù bō píng.
南徐好,桥下渌波平。
huà zhù qiān nián cháng yǒu hè, chuí yáng sān yuè wèi wén yīng.
画柱千年尝有鹤,垂杨三月未闻莺。
xíng lè guò qīng míng.
行乐过清明。
nán běi àn, huā shì guǎn xián shēng.
南北岸,花市管弦声。
yāo kè shàng lóu shuāng kē jiǔ, yǐ zhōu qīng yè liǎng jiē dēng.
邀客上楼双榼酒,舣舟清夜两街灯。
zhí shàng yuè tíng tíng.
直上月亭亭。


相关内容:

洞仙歌

定风波(二·花山李卫公园亭)

减字木兰花

虞神歌(一曲)

桂枝香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感皇恩
    花似镜中人,不堪衰老。空羡青青岸边草。多情消瘦,更被无情相恼。近来无限事,凭谁道。胡蝶满园......
  • 定风波(九·苏学士宅绿杨村)
    南徐好,桥下绿杨村。两榭风流称郡守,二苏家世作州民。文彩动星辰。书万卷,今日富儿孙。三径客......
  • 惜黄花
    雁声晚断。寒霄云卷。正一枝开,风前看,月下见。花占千花上,香笑千香浅。化工与、最先裁翦。谁......
  • 渔家傲(中秋月)
    三月为光今夜半。一年人爱今回满。莫放笙歌容易散。须同玩。姮娥解笑人无伴。抱尽金精来碧汉。醉......
  • 柳梢青(和人)
    谢家池阁。翠桁香浓,琐纱窗薄。夜雨灯前,秋风笔下,与谁同乐。主人许我清狂,奈酒量、从来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