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读传灯录示诸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7

读传灯录示诸子

宋代  苏辙  

大鼎知难一手扛,此心已自十年降。
旧存古镜磨无力,近喜三更月到窗。
早岁文章真自累,一生忧患信难双。
从今父子俱清净,共说无生或似庞。

读传灯录示诸子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读传灯录示诸子翻译及注释

《读传灯录示诸子》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鼎知难一手扛,
此心已自十年降。
旧存古镜磨无力,
近喜三更月到窗。
早岁文章真自累,
一生忧患信难双。
从今父子俱清净,
共说无生或似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辙对自己一生的感悟和理解。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描绘,他表达了自己在人生中的困惑、痛苦和追求解脱的渴望。

赏析:
首句"大鼎知难一手扛"以鼎为象征,表达了作者面对困难时坚毅的姿态。"此心已自十年降"意味着作者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思和思考后,内心逐渐平和下来。

"旧存古镜磨无力"表明作者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如今已经力不从心,无力再继续追求。"近喜三更月到窗"描绘了作者近来的喜悦,伴随着三更时分的月光照耀进窗户。

"早岁文章真自累,一生忧患信难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年少时对文学的执着和追求,但同时也意味着他一生的忧虑与困扰。他认为早年的文学创作使他负重前行,而且一生都难以摆脱忧患。

"从今父子俱清净,共说无生或似庞"最后两句表明作者希望自己和子孙能够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一起探讨生命的真谛。"无生"指的是佛家的"无我"思想,而"似庞"则暗示了世俗的繁琐与虚幻。

整体上,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于生活困惑和苦难的体验,以及对内心宁静与解脱的向往。通过诗中的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作者希望在对抗困难的同时,追求心灵的自由和悟道的境界。

读传灯录示诸子拼音读音参考

dú chuán dēng lù shì zhū zǐ
读传灯录示诸子

dà dǐng zhī nán yī shǒu káng, cǐ xīn yǐ zì shí nián jiàng.
大鼎知难一手扛,此心已自十年降。
jiù cún gǔ jìng mó wú lì, jìn xǐ sān gēng yuè dào chuāng.
旧存古镜磨无力,近喜三更月到窗。
zǎo suì wén zhāng zhēn zì lèi, yī shēng yōu huàn xìn nán shuāng.
早岁文章真自累,一生忧患信难双。
cóng jīn fù zǐ jù qīng jìng, gòng shuō wú shēng huò shì páng.
从今父子俱清净,共说无生或似庞。


相关内容:

答见和

冬至雪

丁亥生日

次韵子瞻谪居三适其一旦起理发

次韵子瞻游罗浮山


相关热词搜索:传灯诸子
热文观察...
  • 读史六首
    留侯决成败,面折愧周昌。垂老召商叟,鸿鹄自高翔。...
  • 读史六首
    贾生料吴楚,竟毙大梁城。一身不自保,痛哭空伤生。...
  • 读史六首
    江河浪如屋,要须沧海容。可怜狄仁杰,犹复负娄公。...
  • 读史六首
    安石善谈笑,挥尘却苻秦。妄起并吞意,终残吴越人。...
  • 读史六首
    桓文服荆楚,安取破国都。孔明不料敌,一世空驰驱。...